听不懂冷嘲热讽、没有不必要的自尊心…人生偶尔当个坦率的「傻瓜」更幸福
傻瓜听不懂别人的冷嘲热讽 因为他们超级正面
前一节提到,傻瓜会对称赞照单全收。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学习,但其实除此以外,他们还能够正面对待别人的冷嘲热讽。
我举一个身边的实例来说明这件事。
有一次,A子很疲累,一名男性朋友说:「咦?你感觉和平时不太一样,妆容也很淡,感觉很成熟。」据说那名男性朋友原本想要表达「你看起来很苍老」的意思。 A子那天几乎没有化妆,头发也很乱,那个男生看到她很没有精神,原本想调侃她,逗她笑一笑。没想到A子的反应完全出乎意料,她的脸好像鲜花盛开般露出腼腆的笑容说:「谢谢,太高兴了!」
她完全没有发现那名男性朋友在挖苦她!
那个男性朋友原本以为她会回答说:「你什么意思啊,太可恶了。」所以忍不住有点失望,但A子又恢复了一如往常的开朗,所以结果皆大欢喜。
像A子那种类型的人,总是笑容满面,散发出幸福的感觉。或许她周遭的人会语带挖苦地说:「你整天无忧无虑,真好啊。」但我认为应该学习她这种待人处事的态度。更何况有人说,「人的烦恼有九成来自人际关系」,如果这句话属实,无论别人说什么,都能够正面解读,让自己心情愉快,这种人不正是「生存高手」吗?
听说有一些男生认为别人说他「你很风流」,是代表「女朋友很多」、「行情很好」的称赞,可见相同的话,听在不同人的耳中,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那些个性耿直、思考能力很强的人,对很多事都很敏感,往往容易把别人的话理解成负面的意思。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认知扭曲」,属于一种负面思考。
这种人无法不拘泥小节,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仔细分析别人说话的意思,所以,别人只是称赞他,他却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在讽刺我?」,对别人的话反应过度,认定别人必定是冷嘲热讽,导致自己很受伤。心思敏锐的人比较善解人意,也懂得察言观色,有很多优点,但如果容易陷入「毫无根据的妄想」,导致自己沮丧消沉,无疑属于「不擅长生存之道」的人。
不久之前,有人问年过45岁,仍然活跃在球场上的足球选手三浦知良先生关于退休的事,三浦选手做出了十分精彩的「肯定答覆」,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当被问道:「有没有考虑退休的问题?」时,有些人可能会理解为负面的意思,但三浦选手对此表达了感谢:「我认为这是激励我要在球场上更加活跃,所以,我以后也将继续努力。」这种积极的态度深得球迷的共鸣,也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由此可见,三浦选手不仅是球技精湛的足球选手,在精神方面也很出色。
我在为客户进行心理咨询时,经常向客户提供「话语的正负转换清单」。如何解释自己听到的话,是当事人的自由。只要能够随时将听到的话转换成正面的话,心情就会很不一样。
比方说,「不擅言词」可以转换成「擅长倾听」。 「缺乏计划性」可以转换成「富有行动力」、「大胆」,我希望我的客户能够养成在瞬间把听到的话转换成正面话语的能力。
一旦养成这种思考习惯,就可以把弱点变成强项。
我从小就笨嘴拙舌,一直把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视为缺点,但是,我很喜欢听别人说话。
临床心理师这个职业正是需要充分倾听客户说话,扶持客户。我由此深刻体会到,原来也可以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充分运用原本认为是自己缺点的性格特质。
同样一句话,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别人说话时,也要努力把负面的话转换成正面的话。能够用正面的方式表达事物的人,往往更加受人喜爱。
◎话语的正负转换清单
「任性」→「我行我素」、「有原则」、「意志坚强」
「很奇怪」→「很有个性」、「富幽默感」、「有趣」
「粗枝大叶」→「灵活」、「随机应变」
「马虎」→「当机立断」、「恰到好处」
「斤斤计较」→「一丝不苟」、「细心」
「不了解女人心」→「纯真」
「缺乏自我」→「富有协调性和弹性」、「率真」
「不懂得察言观色」→「自由」、「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有胆量」
「怕生」→「富有常识」、「懂得察言观色」
「懦弱」→「温柔」、「富有忍耐力」
「优柔寡断」→「慎重」、「深思熟虑」
「唠叨」→「开朗」、「富有活力」
「喜新厌旧」→「好奇心旺盛」、「对流行很敏锐」
「冷淡」→「不谄谀」
「冷漠」→「冷静」、「冷酷」
「阴沉」→「神秘」
「神经质」→「体贴」、「敏感」 「迷糊」→「可爱」、「疗愈系」
傻瓜的成功能够持续 因为他们并没有勉强自己
说实话,生活在社会上,别人的评价很重要。
股东如何评价一家公司,客人如何评价商品,将会影响公司的业绩,但在心理学的观点上,要力求避免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能够充满自信,对自己有正确评价的人,也能够获得他人的高度评价。
比方说,在简报时,一个人自信缺缺地介绍商品,另一个人大大方方说明商品,后者的成功机率当然更高,而且,以他人的标准累积成功经验,也无法建立真正的自信。同样是成功经验,能够以自己的标准采取行动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持续的成功。
比起他人的评价,傻瓜往往以自己高兴的事为优先,即使无法有公认的成就,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往往更能够活出满意的人生。
年轻时经历一些不合理的事,有助于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
电视剧《半泽直树》中,男主角半泽因为痛恨把父亲逼上绝路的人,把愤怒的感情化为动力,完成了「加倍奉还」的复仇,在工作上也平步青云。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在极度不利的状况下,发挥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获得了成功,也有人把自卑化为动力,获得了成功。
但是,有一个盲点,就是源自负面感情的不屈不挠精神,和为了报复他人,不惜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的热情,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会陷入倦怠,进而消失无踪。
靠他人的评价和他人的存在维持自我的人,一旦他人的评价和他人的存在消失,就会丧失「努力的意义」和「存在的意义」。
如果不是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整天在意别人,就会缺乏持续力。即使同样获得了成功,重视自己的内心而获得的成功,和以他人为标准所获得的成功,两者的持续情况大不相同。
傻瓜没有不必要的自尊心 因为一路走来,没有机会建立自尊心
傻瓜往往不懂得掩饰,掏心掏肺地说出一切,从自己的身世,到一路走来的失败、恋爱的事……就连普通人想要隐瞒的自卑,在傻瓜眼中,也是「有趣的话题」。旁人听到他聊这些事,不由得纳闷,难道他没有自尊心吗?傻瓜并不是没有自尊心,只是没有「不必要的」自尊心。
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卑,无论是赫赫有名的女明星,还是人见人爱的偶像,内心都会有某些自卑。但是,越是自尊心强的人,越是完美主义的人,越不愿意正视、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弱点和自卑。
曾经有影迷问一位女明星:「你这么漂亮,应该没有任何自卑吧?」女明星回答说:「我认为正因为内心的自卑无法告诉别人,所以才是自卑啊。」也就是说,自卑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很敏感的东西,但是,在别人眼中,那根本不值得自卑,甚至可能是吸引人的魅力。
在自卑这件事上,其实也隐藏了傻瓜力。
铃木奈奈小姐很快在演艺圈窜红,成为电视红人,就是因为她能够大方地在电视上谈论自己的糗事。那些都是换作是别人,会想要极力隐瞒的事。这种干脆大方,让观众觉得很有趣。由此可见,主动谈论一些相当隐私的事,可以让观众产生「亲近感」。
一旦有「表演」的痕迹,就会让观众产生怀疑,但是,观众可以感受到奈奈小姐所说,都是如假包换的事实,一切都是真实的故事。这就成为她的强项,她的魅力所在。
奈奈小姐在电视上分享的事都很震撼。她因为计算能力太差,去应征超商的打工而未被录取;读高中时,每天都快乐上学,而且从不缺课,她的操行成绩也不差,却因为成绩太差而遭到退学。听她在电视上分享这些事,就会渐渐对她充满怜爱,情不自禁为她加油。
无论在演艺圈还是商场上的成功人士,很多人都妥善运用了傻瓜力,因而受到众人的喜爱。比方说,软银的孙正义先生不时在推特上发文,调侃自己顶上稀疏这件事,让人惊讶地发现,原来孙先生这么平易近人!
单口相声家绫小路君麻吕先生之所以受到师奶的喜爱,就是因为他把任何人都会面对的「年华老去」这个严肃的现实,变成了充满爱的笑料。最有名的是,君麻吕先生坦承:「其实我头上的是假发!」把自卑变成了搞笑段子。
很多当红的女谐星也不甘示弱,她们落落大方地忠实扮演肥胖、丑八怪和易怒的角色,把自卑变成了个性,在舞台上绽放光芒。
这种行为摆脱了限制自我的外壳,称为「突破」。突破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动力,然而,突破有助于改变人生。
容我介绍一个自己周遭的例子,我的经纪人的自我突破经验很励志,所以我忍不住和大家分享。
他在读中学时参加了足球社,自认为自己属于「帅哥」路线,但同学对他说的一句话,让他大感惊讶。
「你笑的时候鼻孔超大。」
那次之后,鼻孔就成为他的自卑,甚至无法在别人面前放声大笑。他觉得继续这样下去很不妙,干脆下了决心,「以后不再走帅哥路线了」,有一天,他在同学面前把五百圆硬币竖着塞进了鼻孔,令人震撼的「谐星出道」引起了哄堂大笑。
周围人的反应让他发现「原来还可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突破,之后,他就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如今他是炒热气氛高手和胖子经纪人,是公司内不可或缺的角色,有他在的地方,气氛就很轻松。他也藉由自我突破,改变了生活方式。
我再介绍另一位经纪公司内的女性工作人员的故事,她的下巴有点戽斗,别人当然也都察觉了,所以没有人提这件事。有一次,她在公司尾牙的余兴节目中,表演了模仿安东尼猪木先生的段子。
那次之后,其他工作人员都觉得更容易接近她,也能够轻松地和她开玩笑。
为了避免误会,在此说明一件事,「突破」和「自虐」是两件不同的事。在社群网站上,经常看到有些人扮演「自虐的角色」,用「已经习惯一个人烤肉」来调侃自己单身,或是明明是可爱的女生,却整天发文说「无法阻止大婶化的趋势」,他们的朋友留言说「没这回事啊」,然后双方就鬼打墙似地讨论不休,实在毫无意义。发文者故意自我贬低上网讨抱,用这种方式寻求别人的关心和安慰。
突破就像是面对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时,打开的一道门。是「突破障碍向前进」,所以也是一种成功经验。
有决心才能突破,当下定决心,用力突破自己的壳,心情顿时就变得轻松。我很希望受到自尊心的阻碍而无法前进的人能够了解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