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离职原因:工作内容和想象有落差!为什么我们总选到「错的工作」?
「为什么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呢?」
「那种公司应该早点离开才对……」
这两句话看起来都像是换工作失败的社会人士吐露的心声,但这些其实都是出自近百岁的老人家。 2012年康乃尔大学询问1500位老人:「人生中感到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大部分的人都回答,对自己选择的工作感到后悔。
世界各地都有相似的研究,结论也都大同小异。许多老人都回答「太过重视工作」「太努力工作而牺牲了家庭生活」等,这些似乎展现了我们工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民族性。其他的遗憾还有「未能珍惜友情」「未能把握珍贵的时间」「压抑自己的情感」等,但数量也没有做错职涯选择的后悔多。例如,为了升迁出卖良心而被同事讨厌、长时间工作弄坏身体、逃避辛苦的工作等。许多老人到了人生即将谢幕的阶段,仍然对自己的职涯选择感到后悔不已。
年轻世代对工作的选择,烦恼当然也不会比较少。某国劳动部以8万5000人为对象的调查显示,有超过3成的人(包含大学毕业者)会在进公司3年以内离职。如果离职是正面积极的选择可能还好,但是细看各项数据可以发现,「实际的工作内容跟想象有落差」是离职动机的前几名,也就是说,选错工作占了最多。此外,依据欧美和亚洲圈约2万件的调查显示,透过猎人头公司跳槽到其他公司担任管理职或储备干部的人,有4成会在1年半之内遭到解雇,或是发现工作不适合而选择自愿离职。
为什么我们这么不擅长做工作选择呢?为什么在影响自己未来的大事上,有这么高的机率做出错误的判断呢?
求职和转职失败,7成是因为目光短浅
让我们从哈佛商学院的研究来思考求职、转职失败的根本原因。此研究访谈了世界40个国家、超过1000人的猎人头公司和人资部门的主管,除了分析受访者经手过的转职实例之外,还寻找了因为换工作而无法发挥与过去同等表现,或是人生满意度因此下滑者的共同点。也就是说,这项研究主要是在调查,找不到好工作而感到后悔的人的共通处。
调查结果结论如下:求职和转职的失败,约7成是目光短浅所造成。目光短浅指的是,只关注事物某一个面向,完全无法考量其他可能性。举例来说,调查结果当中,最多的失败类型是「没有做事先调查」。一般来说,选择工作时进行全面性的调查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如果有朋友说「我凭直觉选了下一间公司」,任何人都会建议他应该再多做点调查吧。但是轮到自己的时候,不知为何我们却容易怠惰,不做充分的调查。
猎人头公司在访谈中就提到,会对新公司提出「业绩是怎么估算的?」「工作具有多少自主权?」这类疑问的求职者少之又少。他们是觉得自己已经取得充分的资讯了,还是以为自己选的道路正确无误呢?我们无从知晓。但很多人在选择适合的工作这件人生大事上,出乎意料地似乎无法将眼光放得宽远。
再怎么优秀的人,也会有目光短浅的时候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3个目光短浅的类型。
◎因为钱比较多
此类型的人眼中只有钱,会因为薪资高而决定跳槽。收入增加是好事,但因为跳槽而失去前一份工作所建立的人脉,这类情况不时可见。
◎因为逃避而换工作
此类型的人对工作现况感到不满,因此不断跳槽,但换工作并非为了将来打算,而只是逃避现实。他们没有想到,其实可以试着改善公司,因此收入最后常常是减少的。
◎过度自信,或是过度没自信
这种类型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极高,因此常误以为「我在任何公司都可以如鱼得水」「现在的公司很有问题」等,而忽略有可能是自己的问题,或是不懂得珍惜现况。又或是因为过度没自信,觉得自己配不上公司,而失去了大好机会。不管是哪种类型,都只关注在找工作时的部分要点,遗漏了其他可能的选项。脑中只有非黑即白二择一的选择,无法思考其他更好的可能性。
因为目光短浅而做错选择的现象常出现于各种场景,头脑再好的人也无法避开这个问题。
俄亥俄州立大学以顶尖企业的执行长和营运长为对象, 针对他们所做的约168项选择进行调查,确认「是否应采用新的商业模式?」「是否要吸收其他公司的优秀人才?」等决策结果。调查结果相当惊人。做决策时(像是「是否要去挖掘优秀的人才」「是否要采用新的设计」等),只有29%的商务人士,会仔细评估3个以上的选项,大部分的人都只进行二择一的思考。二择一那么随便的决策方式,当然做不出好选择。根据数据显示,相对于二择一有52%的决策失败率,在3个以上的选项当中做决定,失败率可降到32%。
人的大脑不擅长选择职业
为什么面对选择职业这种重大抉择时,我们的眼光会变得狭窄呢?
很幸运的,近年来有不少与选择职业相关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许多论文都提供了答案。总结各种见解,有两大原因使我们做出错误的职涯选择。
①人的大脑并未安装选择职业的「程式」
②人的大脑有会让我们选错工作的「程式错误」
首先,我们人类根本不具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的能力,因为选择职业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才出现的问题。
人类历史的大半期间,人类的生活根本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比方说,如果生于史前时代,你只能作为部落的一员,把精力都花在狩猎上;如果生于王朝时代,就依循着世袭制的机制,继承家业;如果生于中世纪的欧洲,你有很高的机率一辈子都是农奴。一直要到19世纪,欧洲功绩主义兴起之后,人类才得以选择职业。因此,人类的历史有9成以上的时间,根本不需要烦恼选什么工作。也因为如此,人类的大脑并未演化出适切处理「未来多种可能性」的能力。
大学毕业后要继续升学吗?要为了实现小时候的律师梦,继续深造吗?还是在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较好呢?或是说,应该把兴趣当饭吃,存钱准备创业呢?我们的大脑尚未适应现代的烦恼,因此面对大量的选项时,大部分人会出现不安和焦虑的情绪。
尤其近来终身雇用制瓦解,「人生百岁时代」和「没有标准的时代」等言论出现;随着年龄增长,有多个工作经验在未来将是理所当然。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却未必能持续做下去,当必须依据人生不同的阶段不断思考职涯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强时,我们当然会越来越感到疑惑。人类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就像是把一个小孩,丢到他不曾去过的陌生地方一样。
「AWAKE」5步骤,让你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我们该怎么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职涯选择呢?如何才能克服人类天生的缺陷,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呢?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身为科普作家,阅读了10万份的科学论文,访谈了超过600位海外学者与专科医师,从中精心挑选出与职涯选择、人类幸福及决策相关的内容。此外,作为补充,我也搜集了国内外数千篇组织心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论文,访问了约50名研究人类幸福与决策的权威专家,想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工作。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里将「适合的工作」定义如下:可以将幸福最大化的工作。换句话说,适合的工作指的就是,藉由完成每天的任务,能够提升生活满意度,感到喜悦增加、悲伤或愤怒等负面情感减少的工作。一般来说,大家对「适合的工作」的印象,只是能够发挥才能和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本书不采用这样的定义。
之所以会有「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担心在新公司会被欺负」「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却迟迟拿不出勇气」等烦恼,追根究柢,背后其实都有着「不希望人生不开心」「想过得快乐幸福」的欲望。就算进入理想的公司、选择了能发挥才能的工作,如果做起来不开心,再好的公司或工作也没意义。
◎步骤一:从幻想中清醒(Access the truth)
在开始寻找幸福的工作之前,先验证坊间职涯建议的真假,让自己从选择工作时容易深陷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具体来说,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确认「把兴趣当饭吃」「找符合性向的工作」这类主张的正确性。
◎步骤二:开拓未来(Widen your future)
了解真正能让人感到幸福的工作是什么,理清让我们做出错误职涯选择的主因为何。开拓选择工作的视野,是此步骤最大的重点。
◎步骤三:除害(Avoid evil)
在步骤二之后,接着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职场环境会让人不快乐,了解有哪些方法能帮助我们尽可能地除去人生障碍。这边会介绍几个工具,帮助你从人生的众多选择中,挑选出最佳选项。
◎步骤四:察觉偏误(Keep human bias out)
步骤四是找出让人类大脑发生异常的「程式错误」,确认自己的决策有无错误。在此阶段,我们将学习「事前验尸法」和「第三人称转职笔记」等方法。
◎步骤五:重建工作价值(Engage in your work)
最后理清你的工作选择有多正确,以及要有多少成就感才够等问题,藉由「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形塑」等技法,提升每一天的幸福感。
本书取上述步骤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为「AWAKE」(觉醒)。只要顺着上述「AWAKE」的步骤,就能够促使你觉醒,让你的人生选择接近正确答案,找到真正幸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