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混乱动画短片,时间管理混乱的后果

主厨高效工作,关键在每天30分钟!时间管理常见错误:待办事项和行事历分开

主厨杜恩.利普玛(Dwayne LiPuma)的厨房员工才刚全体离职,他就得面临今天40位客人预约的午餐,隔天还有一场140人份的宴会料理要准备。为了制作这些餐点,利普玛的上司给了他19个新聘的厨房员工,但其中有些人甚至没有在高级餐厅工作过。除了利普玛的助手和一位糕点师傅,其余的人完全不知道餐厅的菜单上有什么菜色,更不用说如何准备这些摆盘讲究的美味佳肴了。 

但是,到这一天餐厅关门休息为止,来用餐的每位客人都将心满意足地离开,其中有些客人为了造访利普玛主厨的这间餐厅—美丰盛(American Bounty),甚至好几个月以前就已经预约好座位。神奇的是,这些客人压根不会发现餐点是由一群新进厨师准备的。

这是奇迹吗?非也。其实这对利普玛主厨来说是例行公事,3个星期后他将训练出一批有自信又有实务能力的厨师,紧接着又会有另一批新人取代他们,这个循环每3个星期就会重复一次—这其实是即将从美国厨艺学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前的倒数第二堂课。

如此不可思议的训练节奏之所以可能成立,并不是什么奇迹,而全要归功于一套工作系统,那就是「就位」。

厨艺学生毕业后,开始到专业的厨房工作,在这个新的世界理,将计划内化是基本功。主厨维利.迪弗雷纳曾拿下詹姆斯比尔德奖 (James Beard Award),也是纽约创新餐厅「wd-50」以及「Alder」的 老板。

迪弗雷纳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方法,能够和自己的清单「合而为一」。他还是厨艺学生的时候,就已经进到主厨艾夫列.柏特利 (Alfred Portale)的餐厅「Gotham Bar and Grill」工作。从学生时期踏进厨房的那天起,一直到后来成为当时另一位传奇新秀让-乔治.冯格里奇顿的副主厨,迪弗雷纳不曾中断一个习惯:每天回家的路上,他会拿出一本小本子和一枝笔,写下所有他明天应该做的事,清单列完后,他会把它撕下来、揉成一团。然后他会再写一次清单,这次全凭记忆,然后再撕掉、再揉烂。第二天早上去上班的路上,他会重新写一次清单,好像在玩游戏一样。

日复一日,迪弗雷纳将一个一个清单烙印在脑海,多年以后,他还保留着装满当初写清单用的记事本的鞋盒,有时候他会拿出来随意翻阅,每一张清单都像一部微电影,播放着他的回忆,上演着多年以前某个夜晚发生的一幕。迪弗雷纳要求他的主厨们也写清单,写的不只有该做的事,还有任何他们可能应该做的事,他说宁愿将多余的项目划掉,也不要为时已晚、缺漏半项。

主厨事先规画、主厨倒着计划

单点文化的出现让厨艺变成一种产业,同时它也让料理专业变成一场博弈。一个成功的主厨不仅要懂得烹饪,她还必须预测顾客会想要点什么料理、什么时候想要。当代的主厨必须活在两种时间思维里,一个是当下 —计算从现在到未来某个时间点,所需要用到的资源;另一个是未来 —从未来某个时间点回溯至现在,以分钟、时数回推,计算料理需要的时间。

利普玛教给学生的第一堂课就是菜单组合(menu mix)的概念: 预测菜单上每个品项要准备的量。在美丰盛的学生每天都必须备料,而每当有1百位客人预约,每个品项就要准备10份,例如说如果今天的预约人数是40人,那么菜单上的每个品项都要准备4份,所有品项需要的食材都必须按比例准备。

有经验的主厨会知道,菜单上受欢迎的品项会跟着时节变动。如果是外烩的餐饮活动,规画就必须从摆盘开始:首先想象摆上桌的成品,接着主厨就会以回溯的方式计算时间:这些料理从摆盘到上菜需要花多久时间?完成料理制作需要花多久的时间?将料理从厨房运送到外烩场地需要花多久时间?每道料理中所含的食物的各自需要的料理时间是多久?需要花多少时间准备每道料理的食材?我需要多少时间准备料理要用到的工具和设备?如果想缩短准备时间的话,要追加多少人力?

主厨这种回溯式规画技巧令人称羡,但这种技巧也可以应用在厨房以外的地方。在进入学术圈并成为烹饪史著名学者以前,艾米.特鲁贝克(Amy Trubek)最初曾是厨师和外烩业者。她还记得父亲当上中西部一间知名大学院长的那天,拨了通电话给她。

「艾米!」电话那头的他说,「我要把其他副院长全送到厨艺学校。」特鲁贝克满腹疑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我发现自从你到厨房上班、到厨艺学校就学后,行事变得很有组织,」她爸爸接着又说,「你知道如何在期限内,有头有尾地完成专案。」特鲁贝克将自己的转变全归功于「就位」之道,特别是从出餐时间开始、回溯规画的这个方法。

制作一份诚实的纪录

对于在厨房工作的人而言,决定与安排任务比较容易,毕竟厨房内的工作都是实际的肢体行动。比起创建一份试算表、写一篇文章、成交一笔交易,我们会更清楚将一块牛排煎到7分熟要多久。所以要判断某件办公事项会花多少时间,对我们来说较难,而这种资讯非常珍贵。制作一份诚实的纪录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平常到底用多少时间完成例行公事,以及出现频率高的任务。

现在就来举个例子,看看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可以怎么练习。

假设你是一位平面设计师,你通常会花多久时间发想一件商标设计案?有时候你给自己3个星期的期限,零零星星加起来一共30个小时;有时候你可以在一阵4小时的脑力激荡中,迸出一堆好点子。因为你没有刻意做过纪录,所以从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时间。

我建议你准备1张纸、试算表,或是任何时间追踪软体都可以,挑选几种最重要的任务,记录1个月内处理这些任务所花的时间,然后检视这些累积起来的时间是否都经过有效利用。

再举几个例子,如果你是老师的话,备一堂课需要花多久的时间?如果你是学生的话,读完50页的教科书,需要几个小时?如果你是主管的话,1个小时内通常可以完成多少小型任务 —例如回覆电子信件这类事情?如果你是保险业务员的话,制作1份新客户的档案,又需要多少时间?

或许有些任务对你来说,就是特别难完成,这项练习也可以套用在这类任务上。你要做的就是决定任务的「最小执行单位」,譬如说你需要至少一个小时发想商标设计,那很好,发想设计的最小执行单位就是一小时。你估计商标设计从开始到完成, 大概需要30个小 时,那你就必须考量、调整其他案子花费的时间,确保自己准时做出成品。

我自己的话 —我知道某类型的文章,2个小时内我的文字产量大约是5百字,这对规画时程来说是很有用的资讯,但是如果我当初没有刻意去记录,我就不会有这项资讯。

找到你的 「弥思值」

惯性的「泛计划者」也有个练习,我们要学着找到你的「弥思值」(Meeze Point)—也就是在不超出负荷的前提下,你一天能执行的「行动数量最大值」。这里所说的行动可以是一场会晤,也可以一项任务,这个数字会是你每天工作量的临界值。从「一星期选一天来练习」这一小步开始做起,找出你的「弥思值」,就能慢慢带领自己脱离过度规画的泥淖。星期五是最合适的练习日,因为这一天的我们最没有过度规画的压力,练习步骤如下:

1. 列出至多3项今天必须完成的行动,其规模可以大到需耗时5小时,也可以小到只花5分钟就结束。各事项的大小尽量相互平衡,用平常心规画就好。

2. 将这些行动事项按照合适的时间点,标示在行事历上。

3. 接下来就不要再规画任何事情、也不要再安排新任务,当然你可以做一些不在计划内的事,但前提是规画好的三项要确实做到。

4. 确实遵循行事历—准时赴约、准时开始任务,如果有紧急事情发生,导致你必须把行事历先摆一边,那建议你将这次练习改期。

5. 这天工作结束后,记录这3件行动事项的完成度。

6. 如果3项都确实完成了,下星期规画练习日时,列出4项行动;如果3项并未完成,下星期就维持3项。

7. 每个星期都练习一次,直到连续3周下来,你来到每周均无法完全执行所有列出项目的临界数值为止。例如说有时候你可以完成9件行动事项,但从来都没办法突破10项,那你的「弥思值」就是9。

8. 等到你找到自己的「弥思值」,就可以开始把这个规则应用在其他日子里,将这个数字当做你一天之内可完成的最多行动事项量。

透过这个练习,我找出我的「弥思值」,是10。

建立今日弥思

因为工作的关系,规画是主厨每天的例行公事。而我们不同,我们必须自动自发地养成规画的习惯。俐落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持续、有系统性把规画时间。如果这本书的建议你只能选一项来做,那么实践「今日弥思」就是首选。

「今日弥思」是什么?这是你个人工作天当中的「就位」习惯。

这段时间的你,可以

(一)整理外在及虚拟空间的整洁、(二)理清你的思绪、(三)规画你的一天。

花多久时间做这件事? 30分钟。

将行动排进时程

「行动」就是你这一天计划要做的所有事情。任一项任务(买奶油、打电话给杰夫、准备新广告的设计稿)都是一种行动;任一场约会(员工会议、多方通话会议、跟山姆吃午餐)也都是一种行动。对计划而言,任务和约会没什么差别,因为这两者都需要花时间,也都需要你置身其中。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两者不同,是因为我们总是用不同的工具记录它们:待办事项清单和行事历。

然而对主厨来说,两者之间不该有差别,对我们而言也一样。没有一并载明约会安排的待办清单,会害我们的任务不断增生,完全忘了考虑做这些事实际可用的时间;而一份只有记录约会安排的行事历,则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手上的时间很有弹性,事实却不然。当心灵上、精神上的目标(通常会出现在待办清单),和我们需要实际出现在某场合的时间(地点通常被行事历左右)撞在一起时,令人不知所措的压力就会出现。

我们之所以得将行动(任务与约会放在一起看)按照次序排进时程表,就是为了提高完成这些行动事项的机会。 「待办清单是很好的收集型工具,」作家彼特.布雷格曼(Peter Bregman)这么说,「而行事历这个工具呢,最适合用来引导我们完成每天的工作,因为行事历是有限制的,一个人一天可以利用的也不过就那几个小时。」

将行动排进时程里,可以帮助我们做决定,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遵守时程、按部就班。行事历逼迫使我们诚实地做时间安排。清单也是安排当日行程很好的工具,但千万别忘了把约会一起列进去!这就是主厨看待时间的方式,我们也应该仿效。

先计划「料理的模样」

面临复杂、步骤繁琐的项目,主厨们会这样规画:想象成品的模样。如同有些主厨着手规画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料理成品画下来。面对手边的专案或项目,我们也要先想象呈交出去的时刻,然后从那一刻开始进行回溯式规画。

你需要哪些资源才能让成品看、读、摸或听起来是完美的?什么时候需要这个东西?你有把可能的延宕、假期和突发状况统统考量进去吗?你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再校正和检查吗?为了完成这件事,需要在其他事情上妥协吗?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