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场上,怎么了解职场

没有他,成吉思汗可能无法统御欧亚…从蒙古帝国两大枭雄厮杀,看如何在职场的「瑜亮之争」中胜出

同事是盟友、对手,还是敌人?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叙述了赤壁之战前,孙权、刘备联手对抗曹操的戏码,不过东吴智将周瑜与洞察先机的诸葛亮斗智时,怎么也不能占上风,就这样诸葛亮先后三气周郎,导致周瑜气急攻心,吐血身亡,临死前仰天长叹说:「既生瑜,何生亮。」这段故事传沿到后世,就把两人之间地位、才情相近,却又不得不暗中较劲的情况称为「瑜亮情结」。

尽管在历史上瑜亮二人并无真正交锋,但小说中的情结丝丝入扣,让人对「瑜亮情结」心有戚戚焉。

在历史上,有这种瑜亮情结的当然不只周瑜和诸葛亮。铁木真和札木合、孙膑和庞涓,都面对过能力、才情与之相近的同侪,两人暗中较劲在所难免,但首先要确认的是,对方到底是盟友、对手,还是敌人?

如果对方视你为旗鼓相当的盟友,那不妨将彼此的竞争视为「君子之争」,把对方当做衡量自己能力是否进步的指标。如果对方持续抱有高昂的竞争意识,意图在职位与业绩上与你一较高下,那就不妨将他视为是能激起战斗意志的对手,以此督促自己成长。

但如果对手摆明就是处处跟你作对,甚至不惜扯后腿、耍贱招,那就不用客气了,可以尽其所能,痛击对方。

铁木真 VS. 札木合 当盟友时各尽其能,当对手时各显神通,当敌手时各霸一方

成吉思汗.铁木真在统一蒙古之前,曾有一个能与他并驾齐驱的人物,那就是札木合。两人自小就是过命的交情,而且曾3次结为「安答」,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谓的「结拜兄弟」,而且在当时游牧民族互相征讨的岁月里,他们一直并肩作战。

然而,两人在建立自己势力之后,却因为利益分歧开始相互对立,因为铁木真私下收纳札木合的部众(一说是铁木真提拔一些非贵族的人为将领),引起札木合的不满,两人的情谊开始产生矛盾。

铁木真和扎木合这两人皆是骁勇善战,拥有领袖魅力的领导人,无论部众投奔哪个阵营都不奇怪,但如果是对方来挖墙脚,这种情况任谁也不能忍受,这使得原本是最佳战友的两人对彼此产生心结。

此时的铁木真面对这种瑜亮情结时,选择脱离札木合,尽管当时他的势力比不上札木合,但他对自己有信心,可以逐步壮大。后来两人发生十三翼之战,札木合虽然打赢了铁木真,但在处置俘虏上太过残暴,反而使得部下改投待人宽厚的铁木真麾下,札木合因此一蹶不振。

我们可以发现,铁木真在面对札木合时,是因应局势与对方的态度做调整,是盟友就各尽其能,是对手就各显神通,是敌手就各霸一方。

另一方面,札木合的态度也值得学习,虽然他对铁木真存有心结,但并不因此采取下三滥的手段,而是将之视为此生唯一的对手,光明正大对战。所以他到最后即使战败,也仍然赢得铁木真的敬重。

因此后来铁木真也遵照札木合的意愿,让他悲壮而死。想必铁木真在札木合死的一刹那,心情是既惋惜又庆幸。

孙膑 VS. 庞涓 恶意陷害,把对方当踏脚石

战国时期的孙膑和庞涓是同学,同样拜在鬼谷子门下学兵法,两人情谊甚笃,也曾结拜为兄弟,孙膑为兄,庞涓为弟,只是庞涓较孙膑更汲营于功名利禄,一听到魏国国君以高官厚禄招揽贤才,便沉不住气下山求取富贵。

下山前他曾对孙膑说:「你我情同手足,他日若我有幸获得重用,必向大王推荐师兄,咱们同享富贵。」

没多久,庞涓果然得到了他要的声威与地位,此时他依约向魏王推荐孙膑,孙膑开心地应邀前往。哪知道,此时的庞涓却是满怀恶意,因为他怕好不容易到手的功名利禄,有一天会被师兄孙膑抢走,于是假好心把孙膑骗过来,再诬陷他私通齐使,叛魏投齐,借此砍去孙膑的双足,并在他的脸上刺青。

这个做法很恶毒,因为古代罪犯一旦被人在脸上刺青,就再也不能当官了,庞涓摆明是存心用这个方法阻断孙膑的出仕之路,让他的才华就此隐没于人世。

庞涓的恶意不仅如此,他还故意向魏王求情放孙膑一马,想借此骗孙膑交出鬼谷子的不传之秘。由此看来,庞涓对于好兄弟的瑜亮情结,不只是心存竞争意识这么简单,还是满怀恶意,欲让对方不能东山再起才甘心。

那么,识破庞涓真正意图的孙膑,到底是如何应对的呢?

他的做法是不动声色,暗中做好准备,给对手致命的一击。首先,他装疯卖傻,在满是粪水的猪圈、马棚里乱爬,以此骗过庞涓,再想办法逃到齐国,取得齐国田忌的赏识,展现才智让齐威王拜他为军师,然后在马陵之战中设下埋伏,射死庞涓,为自己报仇。

庞涓死前,特别留下一句话:「遂成竖子之名!」意思是,这下可以让你扬名立万了!庞涓为什么要留下这句话呢?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魏国将军,一旦战败,就代表孙膑胜过自己,孙膑毋庸再做任何努力,便可名动天下。

在两人斗智斗力过程中,庞涓固然以陷害孙膑作为自己飞黄腾达的踏脚石,但主客易位之后,也被孙膑以牙还牙,将庞涓当作是自己名满天下的踏脚石。虽说人无害虎心,但虎有伤人意,孙膑的所作所为固然是被陷害之后的自保应战,但谁也不可否认,他扳倒了庞涓,自己也因此成为名满天下的既得利益者。

李斯 VS. 蒙恬 避免被他人操弄,激化瑜亮情结

尽管瑜亮情结大多存于两位当事人的感受,但有人却会操弄这种情绪,激化双方的对立,这个人有可能是老板或高层主管,也有可能是利害关系的第三者。

前者是为了营造对公司有利的竞争意识,后者则摆明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历史上,秦相李斯就是被他人操弄,激化瑜亮情结的经典案例。

秦始皇病逝时,留下遗嘱说要将皇位交给扶苏,此时赵高却从中作梗,想要矫诏改立比较容易控制的胡亥,当他把这个意图告诉李斯时,李斯惊骇地说:「怎么能做这种事?皇位之事不是人臣可以插手的。」赵高早知李斯会这么说,于是他对李斯说:「你扪心自问,你和蒙恬相比,谁的功劳高?与太子扶苏之间的关系,你与蒙恬谁比较好?如果扶苏被立为太子,还有你的丞相之位吗?」

赵高利用李斯和蒙恬的瑜亮情结,以利害相诱,如果李斯有足够的自信,当然不用担心蒙恬的威胁,偏偏李斯很清楚,蒙恬的才识与人格,都是自己望尘莫及的,唯一的办法,只有听赵高的话,才能永绝祸患。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一旦听了赵高的话,也等于有把柄落在赵高身上,此后只能对赵高俯首称臣,所以李斯此举看似免除了眼前祸患,实际上是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与未来,如果李斯第一时间能察觉自己被赵高操弄,又何尝会落得抄家灭族的下场?

当你深陷职场瑜亮情结的困扰中,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因此影响工作表现?如果不会,那就看看是否遭到对方用不正当的手段陷害,同时也要留意,背后是否有人在刻意操弄。如果在这几种情况下,都能够沉着应对,就可以有效免除瑜亮情结的不良影响,把对手的表现当作督促自己的动力。

亦敌亦友的竞争之道 当盟友时各尽其能,当对手时各显神通,当敌手时各霸一方

有竞争,才有进步,这是企业经营者普遍相信的管理之道,甚至有人认为成功等于胜利,表现优异等于打败他人。但如果竞争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团队内部里有成员以瑜亮情节处处跟你竞争,甚至在关键时刻跟你唱反调,反而让原本胜券在握的事情徒生风波,这是管理阶层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因为一个人的心力,如果放在计算他人,往往不会有多余的心力做好份内工作;在无法集思广益的情况下,团体的智慧也无法被有效利用, 继而削弱了团体的战力。因此, 要避免瑜亮情结产生的不良影响,孙膑和庞涓、李斯和蒙恬的历史经验足以借镜,铁木真和札木合的做法值得参考。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