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谁最聪明为什么,哪个最聪明

糊涂虫才会一直往前冲! 》为什么最聪明、最敏感的人,做事情反而最容易拖延?

事实上,最聪明、最敏感的人,反而有最多生活及清单中尚未做出决策的事务。为什么呢?为了证明这个理论,请想象自己正走进一间超市,并逐渐接近光线明亮的蔬果区。

到了吗?好,现在走向放橘子、葡萄柚和柠檬的柑橘类区域。

看见一大堆黄澄澄的柠檬了吗?

旁边有块砧板与水果刀,请拿起一颗硕大的黄柠檬,纵向切开。快闻闻那清新的香味!柠檬汁多到不断滴到砧板上。

现在,拿起半颗柠檬,再切一半,并拿起1/4颗的柠檬片。好,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吗?将柠檬片放进嘴里大口咬下、用力地啃吧!

若你和我一起演了这出戏,可能会注意到嘴巴里的口水含量增加了一点点。

那些画面明明只存在于大脑中罢了,但你的身体竟然试图处理柠檬酸!若身体会对你想象的画面产生反应,那么在计算税务时,生理上会有什么感受?会不断传递轻松、向前迈进、实现、成功与「我是赢家」的画面给自己吗?应该不会吧。

因此,逻辑上来说,哪种人最会拖延呢?当然是最有创造力、最敏感与最聪明的人!

因为他们的敏感度和创造力会在脑海中勾勒执行专案时可能会遇到的恶梦情境,以及若没有处理完善将产生的负面结果!这些人会瞬间惊慌失措,然后选择放弃。

哪些人不会拖延呢?会果断拿起一件事然后勇往直前的,往往是心思不够细腻的糊涂虫,因为他们并不会意识到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而其他人却时常被那些五花八门的事绑手绑脚。

申报税务?喔不!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我确定今年一定会有所不同。我看过今年的表格了,看起来很不一样。或许需要搞懂许多新规定,也可能必须把该死的资料全读过一遍;长的表格、短的表格、中等长度的表格;要和伴侣一起合报还是分开报?如果要主张某些新的扣缴额度,就需要提供很多附件,也就是必须取得所有收据。喔天哪!我不确定收集到所有收据了没,假如没有足够的收据却还是决定使用扣缴额度,之后要是被查帐怎么办?查帐?喔完了,这是税务诈欺耶!会被抓去关的!

不少人由于自己的聪明、敏感和创造力,导致在瞄到税务表格时,就已经把自己关进心灵监狱了。在我多年的辅导经验中,这种模式出现的次数不可胜数;而且通常都是最聪明、最善于思考的人,才会在办公室、家里、电子信箱和脑袋中,装了一大堆停滞不前的事项。

大多数我辅导过的高阶主管,办公室的某个档案柜或铁架上至少都有数个大型、复杂而未整理的专案;他们脑内似乎一直存在着仿佛害怕怪物般的念头:「只要不想、不看这些专案,或许就能假装这些东西不存在!」

那该如何解决呢?答案永远都是:坐下来,喝一杯吧!麻痹自己、让这些想法变得木然吧!你是否注意过,许多人在喝了酒、大脑被酒精影响的反应?酒精是一种抑制剂,照理说人的能量应该会立刻下降,但实际上一开始往往会出现精力提升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酒精会压抑某些事务,亦即降低大脑中的负面自我言论及不舒服的想象。若停止了「无法把事情做好」的想象制造的沮丧感,精力当然会因此提升。

虽然这种麻痹方式暂时是最佳解决办法,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那些事并不会就此消失。不幸的是,人们无法选择性地麻痹,所以灵感、兴趣及个人能量的泉源也会因此随之麻木。

有智慧的麻痹方式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弄清楚所需的下一步行动,并使用有智慧的方式来麻痹大脑。

无论承诺要做些什么事,一旦决定好能推动事务进展所需的下一步行动时,人们就会顿时感到从压力中解脱。本质上,这世界并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但将专注力转换到大脑认知为可行的任务上,确实能增强人们的正面能量、方向与动力。如果已经在清空大脑的过程中,确实捕捉到所有占据专注力的事项,现在应该立刻把清单拿出来,并决定每件事的下一步行动。请在此同时观察自我能量产生的变化。

清单上的事项不是充满吸引力,就是会让人想逃避,没有中立的灰色地带。人们不是积极执行、渴望完成某些行动,就是对某件事情感到消极、不愿思考且抗拒参与。下一步行动的决策通常都能主导这两种极端想法。

思考并做出决定需要花费不少心力;当人们发现自己的环境中有许多未完成、但还没决定下一步行动的事项,可能会因此感到很累而不堪负荷!因此,多数人对于清单和管理工具的反应都很负面,其实这种消极反应并非针对其内容,而是因为尚未充分思考其中项目。

我在追踪实践「搞定」模式的人时发现,迫使人们放弃的微妙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人会将行动清单恢复成任务或子专案清单,而非维持个别独立的下一步行动。由于这些人实际上还是有在记录待办事项,因此仍然领先大多数人,但随后往往会发觉自己陷入泥沼,接着开始拖延;因为他们默许行动清单中包含这类事项:「与宴会委员会开会」、「强尼的生日」、「柜台人员」、「PPT简报」。

换言之,他们的待办事项又回到了「杂事」阶段,而非从最基础的行动层次开始。那些「杂事」没有任何明确的下一步行动;塞满类似事项的清单会让大脑在每次检视时立刻超载。

因此,大部分的人到底是在什么时候针对杂事做出下一步行动决策?是事情发生时?还是事件爆发后?若人们能一开始就处理好这些知识工作而非拖到最后,生活品质是否会有所不同?你觉得哪一种才是最有效率的生活方式:在专案出现时立刻决定好下一步行动,接着将其依据所需行动的类别进行有效率的分类,以便在同个情境中逐项完成;抑或是在「非做不可」前都不断逃避,不愿思考该怎么做,接着一边努力灭火、一边赶进度,急急忙忙地完成所有行动?

或许听起来很夸张,但当我请人们推测自己的公司是在何时做出大多数决策时,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他们都会回答:「事情爆发的时候。」其中一位在国际公司服务的客户,曾针对其公司文化做过一份压力来源的调查,而呼声最高的抱怨就是,团队领导人无法在一开始做出正确决定,迫使团队时常要在最后关头处理工作危机。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