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人格魅力的特质是,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具有魅力

会读书就该当医生,口才好就该做业务? Wrong! 「人格特质」才是成为领域佼佼者的关键

虽然不算重度玩家,但我很喜欢上Steam游戏平台瞎逛。 Steam平台有个好处,就是游戏的分类非常完整且多元,而且允许User自行为游戏加上五花八门的标签:像是「模拟」、「策略」、「养成」、「二战」、「动作」等等。在「摆脱职涯困境的系统化做法」讲座中我也建议大家,把工作当成一场游戏,设定关卡与目标,并且搜集反馈,一步步达成心中的目标!我觉得每个行业中特别有成就的人,都很像是游戏玩家,他们也非万能的全才,而是依据不同人格特质选择他们最擅长、最有热情的「游戏种类」,在过程中一边挑战难关,同时也享受成就感!

擅长「快打旋风」的人未必专精「文明帝国」。从事顾问工作15年,接触了上百种不同的专业领域,我冥冥中感觉到每种职业也都隐含了对应的关键特质。如果你本身具备了这项特质,相对容易在对应的职业中找到热情,并且成为佼佼者!

以下就是我这些年的观察:职业与其个人特质的对应。

一、工程:喜欢「建构」的特质

我认识顶尖的工程师,不管是软体、硬体、机械还是化工,都对从无到有「建构」出一个新东西有极度热情。很多人认为拥有数字能力、空间观念这些智能才能成为一个好工程师。我的看法是这些智能就像NBA球员的身高一样,不能太差,但超过一定值后成就就跟身高无关了。我身边就有智力测验的空间观念马马虎虎,却成为优秀建筑工程师的朋友,就因为他对建造房子有强大的渴望。被诸多工程师奉为神明的贾伯斯,据说也不会写程式,但是他渴望创造新东西的热情让他成为经典。

二、会计:在意「无瑕」的特质

会计的责任就是把公司营运的所有数字串接在一起,不能产生任何矛盾与瑕疵,如果在报表上「合不起来」就是严重的漏洞。这种工作有时候非常繁琐,需要极度的耐心与细心才能完成。除非这个人内心对于「瑕疵」非常敏感,而且对于一份完美无瑕的报表有所坚持,否则会计工作还真的挺痛苦的。我周围好多优秀的会计都是处女座,更加深了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三、医疗:心存「关怀」的特质

关于这段我想了好久才下笔,我原本想到的是「系统」与「平衡」属性。因为人体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不平衡我们称之为生病,一位优秀的医师/护理师对于回复系统平衡必定充满热情。但我发现错了,这世界上有很多种有机无机的系统,为什么医师对于「人体系统」特别执着,显然背后还是出自于对人的「关怀」。我周围几位优秀的医师都对「人」充满感情,脸书上一位医师好友曾表明对人性与法律的失望,自称绝不会主动救助陌生人,结果在高铁上一听到有人需要协助,直觉反射就是冲上去帮忙,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医者仁心」啊!

四、销售:热衷「探测」的特质

我们心中对业务的形象,往往是能言善道,甚至有点油滑的角色。但是当我认识更多的超级业务后,我发现他们都是善于观察并且探测人心的高手。好的业务不会对自家产品滔滔不绝,而是仔细地从各种角度撷取跟客户相关的细节,在心中猜测客户的想法,然后透过问问题去确认自己的猜测。猜不对就换个切入点再来,猜对了当然就距离成交更进一步,这其实是一种很逻辑化的过程,跟探勘石油差不多。那种只靠攀关系、耍嘴皮的业务,反倒没抓住销售的精髓。

五、学术:穷究「因果」的特质

从事学术或研究工作的人往往都是资质相当优异的,但其中仅有少数人能达到拔尖的地位。我自己的观察,这群佼佼者的共同特质就是对于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有种「非搞清楚不可」的执着,其实这也就是「求知欲」的本质。爱看书,喜欢学新东西并不等于拥有求知欲(很多人只是爱搜集碎片知识的「人肉硬碟」),真正的「求知欲」是对于事物背后所隐藏的关连充满好奇,并透过阅读、调查、分析、实验等手段理清因果,这样的人从事研究工作比较容易忍受挫折,并从中获得乐趣与成就。

六、法律:善于「交换」的特质

我自己是个带点反骨,偏好打破规则的人。以前很不能理解为何有人会喜欢「法律」这个充满规定与条款的领域,我猜都是些喜欢规则的老古板。后来与身边学法的朋友聊天,才发现对这个领域充满热情而且成就不凡的人,其实头脑都相当灵活,善于变通,跟生硬的条文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法律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大家直觉想到的公理、正义与维护伦理,而在资源的分配与权责的对价关系:从夫妻财产与监护权的争议、劳资争端、到刑事案件的刑责,都需要交换与权衡的思考。或许这也说明了为何政治人物中法律出身的特别多,因为政治的重点往往也在资源与权力的分配!

具有人格魅力的特质是,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具有魅力插图1

七、艺术:擅长「捕捉」的特质

忘记是哪位艺术家的故事了,但大意是说,有人访问一位知名的雕塑家是如何创作的,这位雕塑家回答:我没有创作任何新东西,我只是去掉这块石头多余的部分,把它真实的样貌呈现出来。我不只一次听过从事艺术的朋友讲过类似的话:他们的画笔、相机、乐器、雕刻刀只是工具,目的是把他们「捕捉」到的,在特定时空下的影像、声音、神韵呈现给一般人。艺术不是个稳定容易糊口的职业,除非拥有极大的热情,想要捕捉这世上的稍纵即逝美好,否则很难坚持下去,更别说是成为顶尖的角色。

八、营销:喜好「影响」的特质

随着行为心理学与大数据的蓬勃发展,营销这门学问可说是越来越有看头!我认识优秀的营销人跟优秀的业务类似,都擅长探测,但不同的是,他们探测的对象不是特定个人,而是一整个群体。营销工作的成就感来自于透过大量的分析调查,掌握消费者购买前的心理机制,然后优化商品与营销活动,去「影响」目标族群的购买行为。如果你对影响一群人的行为很热衷,营销工作应该会引发你的热情!

九、老师:热爱「翻译」的特质

学识渊博、口条清晰都未必是好老师的充分条件,我心中最优秀的老师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对于「让学员彻底了解某个观念」这件事情充满执念。你会发现好的老师不光是把课程讲对而已,他们会穷尽各种方式,采用各种媒介、切换各种表达与实例,就是想让学生彻底搞懂他想传递的东西。他们会努力用各种教学语言把观念「翻译」给学生听。识博在征选合作讲师时,我们最看重的也就是这个特质!

十、设计:追求「契合」的特质

设计虽然也是追求美感的行业,但与纯艺术相比更在意作品与人们生活间的关系。室内设计也好、广告设计也好,我发现高手都非常在意使用者的使用情境,也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跟当事人的生活方式能否完美地「契合」。没有什么更能比使用者顺心顺手顺眼更能让设计者高兴的!有位朋友因为他的孩子非常喜欢画图,认为他长大可以当建筑师,我觉得言之过早,但是当我发现这小朋友自己用厚纸板帮家里做了一个收纳发票的小纸盒,我开始觉得这小朋友或许可以成为很棒的设计师!

工作符合特质,热情容易点燃

上面列举了那么多必要特质,简单一句,就是哪一种「成就感」最让你满足,还有最关键的成就感来自何处!对于能够「影响」一群人而感到爽快的人,未必对于「建构」新东西有兴趣,所以他可能在营销领域如鱼得水,但当个工程师却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感到痛苦!这也就是我们在帮学员做天赋热情咨询时,会特别花时间了解特质的原因。

多重特质搭配,综合效果加倍

但人格特质与最佳职业间的关系,也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那样的绝对。每个人都存在多种特质,只是比重上有高有低。有时候多种人格特质反倒能发挥出有趣的综效!例如美剧无照律师(Suits)中的Louis Litt这个角色就是同时拥有「善于交换(for 法律)」与「在意无暇(for 会计)」两种特质,所以能够在复杂的财报中发现线索,成为金融诉讼的高手!另外像是画家毕卡索,同时兼备艺术家「擅长捕捉」与营销人员「追求影响」的特质,和一般穷困潦倒死了才成名的艺术家不同,他在28岁就没缺过钱,38岁就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画家之一,据说过世时累积的资产达到千亿台币!

我的建议:探索自己的成就动机

当你面对多变的世界,泛滥纷杂的资讯,难以为职涯做抉择的时候,反倒应该把「雷达」暂时关闭,静下来探究自己的特质在哪里。必要时问问身边亲密的人对你的看法,做些平常不会做的事情当作尝试,这也就是「寻找天赋与热情的系统化做法」讲座中的自由书写技巧。千万不要一味地追逐风潮,我们一生工作至少40年,预期会有多次转折,你不可能每次都抓对潮流,况且就算被你抓到了,无法真正从工作中获取自己偏好的成就感,多赚的钱最终还是要还回去的!

当然啦,以上个人特质与各行各业的对应关系,纯粹来自于我个人从事顾问的主观观察。如果你有更多想法,很欢迎在下面补充,让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更多职场迷惘的人!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