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优秀反而会吃亏!把握3原则,当个讨喜的优秀职场人
综艺节目《你好,生活》中,(编按:中国主持人)撒贝宁坦言曾当过家教,辅导学生写作文。因为辅导效果太好,孩子成绩迅猛提升后,被家长辞退,「你不用来了」。拼尽全力拿出真本事,却费力不讨好。这个听起来「暗藏炫耀」的故事,却带着些许「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哀。
类似事件,职场上并不少见。辛辛苦苦拿下标案,升职加薪却没有自己,像撒贝宁一样被「用完即弃」。加班努力拔得头筹,不是惨遭同事妒忌,就是依旧没能赢得老板认可。
掌握不好展现优秀的「火候」,在职场盲目逞能,往往会导致工作投入产出比大大低于预期。
意气风发的职场新人,尤其是那些专业过硬、执行力强、曾经是学校里「风云人物」的新人,更容易走入「越优秀越悲剧」的怪圈。初入职场,切记不可过于草率、急切地展示自己的优秀。职场人「太优秀」有何不妥?
1、单项技能突出,容易变身职场「工具人」
戴茜初入职场,各方面能力出众,尤其是文字功底扎实,大型报告、老板的致辞都由她执笔、润色。一开始,她因部门需要而得意,更加认真负责地写好每份经手的报告。 3年过去了,同时进入部门的同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她却因为成为了老板离不开的「笔杆子」而无法离开。
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戴茜的其他能力,以为她只能写字,部门内升职的人选也不是她。在职场中,能力太突出的员工,工作会做得更加出色。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变成部门「老黄牛」,承担起更多的工作任务量,甚至会被要求一次又一次地执行急难险重的工作。
没有人会再问你累不累、苦不苦,一切变成了你理应做好的「份内事」。犯错机率变大不说,某方面能力者的「标签」一旦被贴上,其他领域锻炼的机会就会相应减少。得到了「螺丝钉」的美名,却不一定能够升职加薪。
2、锋芒太盛,则「树大招风」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网友提问:「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后屡遭不顺,如何调整心态和规划未来?」发文者是世界排名前100的某院校毕业,修得传媒与商科的双硕士学位。因为工作能力出色,试用期后,直接升职为专案经理。
但转正后,他便成了其他中层一起欺负的对象。是因为他不优秀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太优秀了。公司上下都知道他能力出众,但却锋芒太盛,以至于公司里的一些前辈想要给这位新人「教教规矩」。
委屈当然有,反思却更为必要。优秀的职场新人之所以会被排斥,多半源于优秀的太过刺眼。成为团队中太过耀眼的「佼佼者」,一旦招致嫉妒,势必将分心劳神去提防。团队凝聚力也将降低,影响专案顺利推进。
又或者,同事出于「怕说错话」或是不想你「更进一步」,往往很难再开口提出工作建议,从而影响个人成长。
3、重视「厉害」,忽略「中用」
老板喜欢的,并不是能力最强、工作最努力的人,而是符合他期望的人。一味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容易忽视老板的期望。
你想要自己看起来很能干,但老板要的是团队专案的最终结果。你认为自己很优秀,老板却希望你能先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老板心里,比起你够不够优秀,公司的发展、项目的成功才是优先顺序。
网络上有一个高赞的留言这样说道:「对职场人的最高评价是:从这个季度的review来看,该给他/她涨薪和升职了。」企业的本质是营利性组织,重视结果导向。能不能为企业的盈利、发展作出贡献,比你看上去是否厉害重要得多。
如何才能做个「讨喜」的优秀职场人?
1、打造职场多元能力,追求行稳致远
单一能力出众能够让你在职场有所建树,但不足以支持你走得更远。财务分析、销售、PPT制作,即便做得再好,当岗位变动或消失,技能深耕的光芒也会瞬间黯淡。
BB Call做得再好,当手机出现,也没有了意义。能够支持你持续征战职场的「武功心法」,是多元能力。那些看似普通实则非常有用的技能:能够在不同领域迁移,或者说可以提升能力的能力。
比如,高成就动机和强自我驱动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巴菲特说:「当大潮退去,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提升职场多元能力,争取机会尝试跨领域工作,才能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不被击倒,在何岗位都能持续优秀。
2、放弃「秀」的心态,将团队利益前置于个人表现
职场不是舞台,职场人也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个人光环固然重要,但团队聚在一起并肩作战,目的永远是为了顺利推进工作。不论工作表现有多突出,个人都只是团队的一部分。如果真能够「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那团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写道,「无论什么工作,一个人单枪匹马总是很难做好。你一定需要上司、部下以及周围人的协助才能顺利展开」。在把工作做好的同时,不引起同事的负面情绪,确保团队的作战能力,也是自己作为团队一员的义务。
你可以成为「自燃型」的员工,让自己进入工作的漩涡中心,积极地把团队其他人带进去,汇聚众人的力量,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做起来。公司或团队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你作为雇员的真正意义。
3、提升职场格局和眼光,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只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很难看到事情的全貌。仅仅基于当下工作情况进行基础改善,很难实现质的飞跃。 《丰田工作法》一书写道:在丰田,员工要站在比自己现在的位置更高的立场上看问题。
如果能够意识到部门领导有什么烦恼,分管副总会怎样判断,老板会如何决定,那么你的工作一定能够做得让人刮目相看。在公司内部,清楚知道上位者的目标期待,明确组织长期和近期目标,站在上司的立场看问题,必然能够赢得老板的赏识和认可。
职场从来不缺优秀的新人,能一步步行稳致远的却少之又少。真正优秀的职场人,懂得融入团队,提升团队效能;也懂得借助团队的力量,成就自己、增长才干。出挑无益,做有能力又讨喜的职场人,才能潇洒自在地在职场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