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职工退休年龄,在职人员退休年龄

高龄化社会现实:为了退休金工作到80岁…全职工作、届龄退休观念,都该淘汰!

推荐理由

某地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2019上半年更首度出现人口负成长。伦敦商学院教授林达.葛瑞腾,提出了百岁人生时代的概念,指出平均寿命延长、少子化的社会,我们可以怎么应对。

在职职工退休年龄,在职人员退休年龄插图1

精选金句

■「教育、工作、退休」只有3阶段的人生设计,不符时代所需。

■以前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就像母子。现在这种关系已然瓦解,企业与员工之间转成「大人与大人的关系」。

你将收获?

1.「百岁人生时代」要具备的能力

2.少子高龄化的国家,该如何因应?

精华书摘

1.「百岁人生时代」要具备的能力

在您的著作《100岁的人生战略》中,引用了这种预测:「在先进国家,2007年以后出生的人,有一半会活到100岁」,并针对「百岁人生时代」的生存方式提出建言。 「百岁人生时代」最重要的关键,如果用一句话来说,会是什么呢?

我是在2015年写下这本书,如今回头来看,如果问我最重要的讯息究竟是什么,我脑中浮现了2个答案。

首先,「『三段式人生』的时代宣告结束」。 「教育、工作、退休」只有3阶段的人生设计,不符时代所需。全职工作、届龄退休的观念也该淘汰,人们应该跳脱年龄限制,将人生细分成更多适合的阶段。

二是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2大资产。相较于方才所述,媒体很少提到这点,即使非常重要。所谓的「有形资产」,指的是金钱和物质,但我认为健康、伙伴、应变能力等「无形资产」更为重要。

在平均寿命短的时代,为了因应「退休」,努力储蓄金融资产相当合理。但是当寿命延长时,比起存钱,储存「有助于长期工作的资产」更为必要,也就是由生产资产、活力资产、转型资产所构成的「无形资产」。

「因应变化的能力」就是无形资产的一种。人们本就具有排斥变化的特性,而需要持续变化的世界,对大部分人来说,会觉得很难生存。您认为懂得变化的人,与没办法变化的人,今后彼此的差距会愈来愈大吗?

我是这么认为没错。当然了,我们必须让自己随时都能变化。

在以往的人生中,只有「教育、工作、退休」3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人人都齐头并进,走过3个阶段,所以没有必要知道何谓变化。但是迈入「多段式人生」(人生有着许多阶段)后,每个人都得自行管理变化。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必须做出选择才行。

因此,我将「转型资产」归于「无形资产」的一大主轴。具体举例来说,就像可帮助人们深入了解自我及自身变化的各种社群网络。转型能力今后将逐渐成为资产。

如今真正重要的,不是代表闲暇时间的「recreation」,而是将时间投资在「recreation」(再创造)上。闲暇时间并非退休人士的专利,而是人生各个阶段都会到来。只要一有空,都应拿来学习才是。

2.少子高龄化的国家,该如何因应?

「百岁人生时代」对政治和政策带来何种影响?您认为它会以何种形态,对实际的政治和政策造成影响呢?

「百岁人生时代」是颇具政治意味的议题。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届龄退休制度。某国数年前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为65岁,现在则讨论是否要延长到70岁。如今的60岁,就像以前的40岁,可想而知会做出这种「选择」。

教育制度也是。现行教育制度,是以三段式人生为前提设计而成的—第一阶段全心学习、第二阶段全职工作、第三阶段完全退休。

现在政府所说的「教育费」,指的是3岁到22岁的教育费。 22岁大学毕业后, 政府会说「我们付完你的教育费了。」

不过,就像每个人都必须重新分配时间一样,教育资源也要重新分配。政府必须建立一套可支援终生学习的机制。明白终生学习的重要性还不够,必须透过具体可行的机制加以落实。

在某国这种少子高龄化国家,看得出人们对寿命延长保持否定的态度。因为人们认定这一定会造成政府的财政更加恶化。少子高龄化的国家该如何因应「百岁人生时代」呢?

这关系到刚才提到的届龄退休,政府必须鼓励60岁以上的人从事生产活动。企业则要提供支持。如果人们到了60岁就停止工作,加上出生率逐年下滑,未来等着我们的肯定是悲剧。

想跳脱困境,唯一的方法就是让60岁以上的人有工作,也要让女性婚后继续工作。高龄人士与女性是某国尚未充分活用的两大资产。

届龄退休制应该废除。只要有干劲,就算七老八十仍然可以继续工作。我们必须联手打造出这样的社会。如今有机器人协助人类工作,高龄者活用自身能力的范围也会变得更加宽广。

此外,职场女性都应获得奖励。某国拥有女性这种珍稀资产,却未能充分活用。我是女性,也自认具有生产力,但如果我生在某国,应该就无法一直工作到这把年纪吧。

我见过许多聪明的某国女性,她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没工作。这对某国来说,显然是一大损失。

顺带一提,某国人或许不知道,想活用高龄者和女性,还有第三个方法。那就是积极接受外来移民。英国为了解决出生率低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活用移民。结果,英国的出生率果然大幅提升。

您提出许多解决方案,但很遗憾,比起积极思考「百岁人生时代」的政治人物,以「一起重返荣耀」来煽动群众的民粹政客,感觉似乎更吃得开。

你说的完全正确。其实昨天(受访时)我和5位英国顶尖新闻工作者共进晚餐。他们也说了同样的话。

想重返荣耀的想法实在很蠢。我们什么时候体验过黄金时代?是1950年代吗?不可能吧。我们的世界正急速变化中。与其回顾过去,我们更应该面对现实。

但政治人物总会提出不符合现实的意见。川普就主张过「美国的征才问题,都是移民之故」。但如果看数据就会知道,原因无关移民,而是自动化(automation)技巧的关系。再说,自动化不可能走回头路。

对了,某国在自动化方面领先全球。某国的机器人比任何国家都还要先进。该如何运用科技来促进产业发展呢?这才是政治人物该思考的事。现在并不是缅怀美好过去的时候。

英国由于民粹政客的影响,表决通过脱欧了。

我反对英国脱欧,我任教大学的所有教授也都反对。脱欧对英国而言,只有「悲惨」二字可形容。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简称FT)的记者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形容得很好,「就像朝自己手臂划下深深的伤口」。

以前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就像母子。企业以「母亲」身分,对身为「孩子」的员工说:「你们不必做任何选择。因为该做的事,我全都会教你们。」

但现在这种关系已然瓦解,企业与员工之间转成「大人与大人的关系」。

既然是「大人与大人的关系」,彼此都要开诚布公、坦承以对。尽管情况与未来情势不利,也必须坦白说出一切。而资方除了告知资讯,还必须催促员工做出决定。但政治人物却让人们的目光从现实上移开,设定外敌,转移讨论焦点。这种做法真的很过分。

附带一提,根据合着《100岁的人生战略》的经济学者史考特的估算,人们如能活到100岁,退休后为了保有足够的积蓄,大部分人都得工作到80岁。这本书出版后,我去了英国财政部一趟,官员对我说:「真高兴有这样的书出版。」因为「我们必须工作到80岁」这种话,政治人物说不出口。要是有人说出这样的真相,就会流失选票。

学者的好处就是可以说真话,不必在意选票。而如实传达真相,便是建构「大人与大人间的关系」的最佳捷径。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