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告、市调到营销部…失去工作热情,一定要跳槽?看他用5招,让公司各部门抢着要!
在高中前,我的目标就是父母的目标:拿到好成绩、校外表现出色,达到进入好大学的标准,然后就会自己找到出路。
然而,当我上了大学后,看到周遭有好多人在做好棒的事,于是就想着:「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创业、组乐团、兴建学校,我想做什么呢?」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长久以来都把这个问题搁置一旁,觉得就是要拿高分,而不是要培养热情与兴趣。
暑假要打工时,我迷失了。实习的征才招募会在我大三那年开始,我看了征才公布栏,去了财经和企业实习的说明会,却发现那不是我想要的。
不久后,我无意中发现一家规模颇大的科技公司有广告业务的职缺,工作内容看起来似乎是数据导向,所以就想自己应该会喜欢这样的工作。幸运的是面谈一切顺利,我录取了,就在那个夏天到公司上班了。
当然,从暑假开始,我很快就发现这个职位缺少什么。我是一个数字人,但却在缺乏分析的环境中工作,这份工作和我的经济专业根本无关。我渴望来自严谨量化工作的满足感,但却不在工作内容中。
1. 做一张表格,主动出击
我开始思考在公司里找谁帮忙,做了一张表格,列出在这家公司上班的家族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然后主动询问他们要不要和我闲聊。当我看到有人在不同部门里做有趣的工作时,就会寄一封电子邮件给我和他之间的共同联络人,然后请共同联络人介绍我认识对方。我学习到不要害怕寄出这类电子邮件,很多时候,另一头的人也很愿意介绍双方认识,你只要开口就会有机会认识。
一开始,我觉得这么寻求协助很尴尬,直到发现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式能知道你到底想做什么。我会在公司的餐厅里拉一张椅子,和其他的员工聊天,然后他们会叫我要诚实回答我喜欢和不喜欢这份工作的哪些部分,还会询问我接下来想尝试什么。他们都曾处在我的位置上,也曾转职到新工作,所以也想帮助我。
无数次的茶点聚会,透过1杯咖啡与他人的对话,让我在公司里增加自信,也思考如果留下来,前方会有什么机会。这也是当暑假一结束、公司给我一份全职工作,虽然不是我的热情所在,但我还是马上接受的原因。
2. 开创更多技能
开始全职工作后,我需要扎实的技巧,才更有机会跳槽到更着重分析的工作。我请经理教我微软Excel的具体细节,又在公司找到可以在午休时间教我进阶电脑程式应用的人。公司提供电脑程式课程,让我下班后可以学习如何写程式。我试着学习电脑程式,做一些额外专案来了解其他型态的工作,然后看看是否喜欢、擅长。
同时,我开始主动联络在其他团队里的同事,对我学到的新技能来说,他们的工作听起来很有潜力成为我的下一个职位,所以我想知道他们的工作内容、运用什么技能、遇到什么挑战;我还是无法决定自己在寻找什么工作,于是开始和我觉得有兴趣部门的人聊天。
我在广告部门待了大概1年,转职时其实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当时我正和市场调查部门的经理如同往常般,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那时候的我已经没有那么害羞,也更直接了,口若悬河地问完问题,想了解她的工作细节和职缺需求。快结束谈话时,对方说:「其实我现在正在招募新人,如果你有兴趣,要不要试试看?」
一份工作机会就这么抛向我,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3. 抓到机会,就去试吧!
我还记得当时心想:「我不觉得已经准备好要起跳了,也不认为这是对的时间。」不过我却突然顿悟,没有任何一个时间点是「对的时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会再次敲门。当时我已经做足研究,知道市场调查部门足够的资讯,也了解那个领域的工作可以带来什么。拿到那份工作又朝着我想做的事迈出好大一步,虽然工作内容并没有完全回应我的热情所在,不论是当时或现在,我都还在摸索梦想中的工作,但那是一份能加强技能的工作,不仅符合我对分析的兴趣,还能展现这家公司所有有趣的一面,我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这是最困难的,但是从暑假开始,随着我付出的一切,最后到这个工作邀约,所有事都变得可能了。我做了一堆其他专案,让我具备转职的能力;与其他人聊天,让我知道之后的工作内容。最珍贵的是,我已经在公司建立支持的人际网络,所以当我和经理说要转职时,他说:「我就知道你想做类似的事。」然后帮助我得到这份工作。最后,我因为别人而开始相信自己。
市场调查工作是很大的转变,与广告业务相比,完全是180度大转弯。我在很多方面都很感谢有这样的转职机会,最重要的是这个转变让我有自信再次转换跑道。
我当时在市场调查研究团队已经做了几年,也很乐在其中。我的工作完全就是数据导向,很不错,但或许有点讽刺的是,我开始觉得销售分析部门内直接面对客户的角色似乎更有趣,于是2年后再次转职了。
4. 不同部门的经历,成为加成人才
今天我可以很诚实地说这份新工作,也就是我第2次起跳得到的结果,和我的专业兴趣相关:使用数据导向的研究,结合面对人群的销售业务,对这家公司着重的原则产生重大影响。除了工作以外,转职经验也告诉我,我不但可以再次起跳,也会再次起跳。
5. 回归现实面:骑驴找马,慢慢来
如果探索内部转职的方法在你现在工作的地方还不是常态,它很可能很快就是了,对很多公司来说,鼓励内部转职都很合理,而且这样的做法对你来说也很合理,因为你可以不用担心要提离职,或是冒着辞职的风险来尝试新事物。
如果你想在内部转职,就不要把事情复杂化。我非常重视保持平衡,一边做现在这份工作的同时,找小副业探索看看另一份工作是什么样子。不要急着走下一步,要放慢脚步,内化一切,反思你的心在说什么;和支持你、了解你、可以懂你想法的人聊天,主动寻找那些做过你想做事情的人,研究并了解他们做了什么。等转职时刻到来时,就不用担心自己是否符合资格。
我还是会面对失败与被拒绝的挑战,但是有了失败的经验,就会比不曾失败学得更快,因为你有了质问自己的机会。回顾我的童年都生活在泡泡里,完全没有历经寻找其他事物的诸多困难,在工作以前,人生完全没有失败的感觉,直到现在才明白失败真的会帮助了解自己。
我无法想象不转职的日子,一直都想寻找可以让我幸福的职业,所以必须跳出舒适圈,找到这条路。我的心里没有另一个替代方案,就是必须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