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老是突然暴怒怎么办?千万不要什么都答应! 《情绪勒索》作者:面对冲突的3个策略
小唯进入这家公司已经3个月,公司福利好、升迁制度佳,工作内容也是小唯有兴趣的;唯独有一件事,让她非常困扰。那就是:主管的情绪阴晴不定,时常带给小唯极大的压力。
主管时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爆发脾气;每次他一进办公室,小唯就战战兢兢,唯恐自己有什么事情「触怒龙颜」,事情不分大小,端看主管心情,只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被叫进去骂一顿,甚至当着同事的面,被大声责备、怒骂。
客观来说,小唯觉得主管是有能力的人,也知道他承受很大的压力,毕竟他们单位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主管对上对下承担的责任都不小;不过,小唯也不喜欢主管标准不一、时常把错怪在别人身上,不分大小事都可能会爆发。小唯觉得自己如履薄冰,时时在留意主管的情绪,情绪也因而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
于是,上班变成一件压力非常大的事,小唯发现自己开始睡不好、吃不下,时常感到忧郁、焦虑。她开始怀疑:「是我抗压性太低吗?我该怎么面对主管的情绪,难道,只有离职一途吗?」
在职场上,有些人或许就跟例子中的小唯一样,对于公司的其他部分是很满意的,唯独与主管的相处,让自己非常辛苦,但是因为遇到主管的时间长,又很难避免对方的情绪波及自己。那么,要如何改善这个状况呢?
一、增进自我心理强度
许多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因而影响心情,因为大部分的人,并不喜欢面对太大的冲突或情绪,因此可能会习惯性地顺服,按照对方的方式去做,或是不停察言观色,以求能够在这环境生存。
但使用这样的策略,会失去对自我的「控制感」,觉得自己只能按照别人的方式去做,甚至因而感觉到焦虑与忧郁。
因此,建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看清几件事情:
1.对方的情绪是他的责任
许多会这样爆发、容易与他人起冲突的人,他的情绪爆发标准其实并不清楚,而如同小唯这样的人,即使脑袋清楚「对方会这样是他的问题」,但情绪上仍会「趋吉避凶」,采取一些策略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配合对方,甚至当对方说「我会这样都是因为你」,这种把错怪在对方身上的话时,可能照单全收,而影响对自己的看法:「是不是我有问题,所以他才会这样对我?」
一旦出现这样的想法,反而会更觉得自责、自我怀疑,配合对方的行为。但实际上,对方会使用这样的方式,是因为这样「有效」。如果他对别人或多或少也都容易发生冲突、情绪爆发,你越配合他,他越觉得这方法有效,也更容易对你采取同样策略。
因此,以此状况为例,请谨记: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取决于他们自己是怎样的人,而并非因为你是怎样的人。所以,对方的情绪,是他的责任,请别照单全收。
2.划定界限
当你知道原来容易与对方起冲突,并不都是你的问题时,了解自己的情绪与需求,就成为接下来的重点。在工作上,请你开始思考希望对方怎样跟你沟通?你的界限在哪里?以心里不感到委屈、忍耐为标准,认真思考你想要被对待的方式。
二、沙盘推演应对策略
当我们做完心理建设之后,需要思考的便是:「当遇到这类冲突时,我应该如何应对?」这时我会建议:请谨记「停、看、应」策略:
1.停:找借口离开现场
面对冲突与对方极大的情绪反应时,当下的情绪张力容易让我们觉得害怕,因而采取「战或逃」的手段:被激起情绪,直接跟对方起冲突;或是觉得焦虑、害怕,下意识退让,按照对方的方式去做。
不论是哪一个策略,在职场上或许都不是对我们最佳的方式。毕竟「战或逃」,代表我们的情绪都被对方影响,因此,我们失去对自我的控制感,让对方有机会操控我们的情绪,这会使我们觉得生气,却也会觉得无力。
让自己能够减轻压力,才能让我们不会马上用「战或逃」这种生存策略的反应,而有机会理性判断。因此,找借口离开现场,并承诺事情完成后会返回讨论;或是深呼吸让自己头脑放空、提醒自己不要马上陷入对方的话语与情绪、了解这是对方的情绪而非我的责任等,都是有效的「停」的策略。
当我们能够「停」,我们会跳脱「焦虑与害怕」的情绪,如此才能让我们有机会用理性判断:什么才是对现在情况、对我最好的策略?
2.看:思考对方的目的
当我们有机会停下来,特别是可以找借口离开现场时,我们的心有机会得到一些空间能与对方的情绪隔开,不被对方情绪卷入的我们才有余裕思考:「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界限是什么?」以及「对方想要的,又是什么?」
先看清我们的感受与需求,稳定自己的情绪,试着思考对方的目的,则让我们有更好的方式去回应、面对对方的情绪,并且采取较好的策略解决冲突。
3.应:回应对方、面对冲突
如果能够离开现场、或是让自己深呼吸、心情上能够不被对方的情绪卷入,就有机会试着了解自己的感受与界限,并且也能思考对方的目的,那么我们就能试着去回应对方、面对刚刚的冲突。
例如,如果主管出现很大的情绪,甚至在办公室里,对你说话越来越大声、甚至有些攻击的话语时,使用「停与看」的策略:「深呼吸,告诉自己这是他的情绪,只是我也不喜欢被这样对待,而他只是想要告诉我应该要怎么做。」了解这部分,我们就有机会做以下的回应:
「我了解你说的事情很重要,不过当你大声说话时,我会很难集中注意力,我很希望能专注在你说的重要事情上,是否可麻烦你再说一次刚刚的事情,让我能够了解目前的情况。」
面对与主管、老板或他人的冲突,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陷入对方情绪后,很容易会出现「当机」反应,可能采取不一定有利于我们自身的策略。
建议平日可以试着思考一些方式与对话,甚至是一些手势、呼吸与回话的停顿等,这些「停」的策略,有机会能让你与对方的情绪能够有一个「界限」,才不会失去控制感而成为被对方情绪控制的人质。
不过,如果这种冲突互动已是长期的状况,若希望能改善,请试着给自己一点耐心,一次能有一点点的改变,例如能离开现场、深呼吸、练习让自己的情绪不被对方影响…..等,就已经是很棒的事。
站在「不卑不亢」的位置,与对方沟通、提出自己的需求,如此,才能试着「抑制」对方过度的情绪行为,让彼此的冲突能减到最低,能够有「工作上的沟通互动方法」,让工作能够更有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