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玻璃心的13件事,一个人玻璃心

强者养成的终极指南》告别玻璃心的13件事:心智坚强的人,不做这些事

我23岁时,母亲因脑动脉瘤突然过世,她向来身体健康,工作勤奋,活力十足,热爱生命直到临终的最后一刻。事实上,她过世的前一晚,我们还一起去体育馆观看高中篮球联赛。那晚,她一如既往地谈笑,享受人生,但之后不到24小时,就突然撒手人寰。母亲的骤逝对我是一大打击,我实在无法想象下半辈子再也听不到她的意见、笑声及关爱是什么样子。

当时,我在社区的心理健康中心担任治疗师,不得不请假几周疗伤止痛。我知道,除非我能好好处理内心的感受,否则即使回到职场上,我也帮不了别人。习惯丧母的人生是一道过程,并不容易,但我努力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治疗师的受训过程让我明白,时间无法疗愈一切。我们面对疗愈过程的方式,决定了疗愈的速度。我知道悲伤是疗伤止痛的必要程序,所以我让自己去难过、去愤慨、去充分接纳母亲骤逝时所感到的缺憾。随着时间流转,我逐渐记得母亲面带微笑的模样,不再痛彻心扉。

几年后,母亲三周年忌日快到时,我先生林垦(Lincoln)说他背痛很不舒服。几年前他出车祸时,撞断了几根椎骨,所以背痛不是什么罕见的毛病。但几分钟后,他昏倒了。我马上叫救护车,医护人员几分钟内就赶到,把他送到医院,我完全不知道他出了什么状况。

在急诊室的等候区待了几分钟后,医生把我们召进一间诊疗室。他尚未开口,我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林垦因心脏病发过世了。

就在母亲过世三周年的同一个周末,我突然成了寡妇。这实在是令人费解,林垦才26岁,毫无心脏病史,怎么会突然说走就走呢?我为了母亲骤逝还在调适自己,现在又得适应失去林垦的人生,我实在无法想象该怎么撑过这一切。

面对配偶的死亡,是一场超乎现实的体验。在我全然不知所措、无法决定任何事情时,我却必须做出许多选择。几个小时内,从丧礼的安排到讣告的措辞,我都得马上处理。我没有时间去理解整个现实状况,事情排山倒海而来,令人难以招架。

我很幸运在过程中还有许多亲友的支持。悲伤是一个人独自面对的过程,但有亲友的关爱确实是一大恩赐。有些时候感觉似乎稍微好过一些,有些时候感觉一切可能会变得更糟。每次我觉得自己稍微好一点后,总是在下一刻又发现哀痛铺天盖地而来。悲伤是一种令人身心俱疲的流程。

我尽可能请假,抽离职场,那几个月在我的印象中是一片模糊,因为我每天都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我无法一辈子都远离职场,家里只剩我一份收入,我不得不回去上班。

既然我现在成了孤家寡人,就必须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我决定冒险尝试新的事物,于是去考了机车驾照,还买了一台机车。我也开始写作,一开始纯粹只是兴趣,但后来变成兼职的工作。我也必须和周遭的圈子重新建立新的关系。

约莫四年后,我很幸运再次遇到爱情。我和史蒂夫(Steve)相识多年,从友情渐渐转变成爱情,虽然我从未想过再婚,但是史蒂夫看来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对象。

婚后约一年,我在一家繁忙的医疗机构找到工作,我们都期待一起欢度未来。就在人生看似顺遂之际,这条幸福之路又突然出现急转弯,史蒂夫的父亲检验出罹患癌症。

起初,医生预期,治疗可以帮他抑制癌细胞几年,但是几个月后,显然只剩不到一年的生命。他试了几种不同的疗法,但没有一项奏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医生对于病情毫无起色也日益不解。如此延续约七个月后,医生已束手无策。

那消息令我震惊,罗伯(Rob)向来活力充沛,常在孩童面前表演魔术,讲一些我听过最爆笑的笑话。他也是最热情支持我写作的人,不管我写的是有关教养或心理方面的文章,他都会阅读。他常打电话来,给我一些故事的灵感和建议。

当时罗伯72岁,但那个年纪进入癌末阶段,还是感觉太早。去年夏天,他还骑着摩托车横越美国,扬帆横渡苏必略湖,开着敞篷车在乡野间驰骋。而今他却已经病入膏肓,医生都很清楚,接下来的病情只会每下愈况。

这次面对亲人的死亡,我有了不同的体验。我母亲和林垦的过世都是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措手不及。但这次,我先收到了警讯,知道未来会发生的状况,而这也让我充满了恐惧。

我心想:又来了。我真的不想再经历那样痛苦的生离死别,那感觉就是不对。我认识很多同龄的人都没遇过失去至亲的状况,为什么我得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这样的痛苦?我坐在桌边,思考这一切有多么不公平,这一次会有多难受,以及我多么希望情况有所不同。

我也知道,不能让自己再次陷入同样的状况。毕竟,我以前遇过,我知道我会再振作起来。要是我让自己陷入怨天尤人的深渊,觉得我比别人不幸,或是让自己相信我无法再次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那对我毫无助益,只会阻碍我因应现实。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提笔写下「心智坚强者不做的13件事」(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eople Don’t Do)。那些都是我走出悲伤时,费尽心力想要戒除或回避的坏习惯。我要是放任它们主宰我,它们就会阻碍我变得更好。

那些技巧正好也是我担任心理治疗师时,传授给求诊患者的心法。但是我需要把那几点写下来,才能帮我把人生导向正轨。那份清单提醒了我,心智坚强与否,操之在我。在那个当下,我迫切需要坚强,因为我写下那份清单几周后,罗伯就过世了。

心理治疗师的职责,主要是帮助他人培养内心的坚强,并提供行动对策以及改善自我的心法。但我写下那份清单时,我决定稍微偏离一下我习以为常的说法。当我把焦点放在「不做什么」时,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好习惯确实很重要,但阻碍我们充分发挥潜力的,往往是坏习惯。你可能养成了一切好习惯,但

只要坏习惯不戒除,放任它继续为非作歹,你就很难达成目标。你可以这样想:坏习惯是你个人成就的上限,坏习惯愈少,你的成就愈无可限量。

坏习惯就像你每天拖着到处走的重物,只会减缓你的速度,使你精疲力竭,阻挠你的去路。尽管你有天赋,也不忘勤奋努力,但是某些想法、行为和感觉羁绊着你时,就难以充分发挥潜力。

试想,一个人天天上健身房,每次运动近两个小时,并仔细记下运动的内容以追踪进步状况。六个月下来,却没发现多大的改变。体重不减,肌肉未增,令他相当失望。他告诉亲友,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没有看起来更好、感觉更好,毕竟他几乎天天都按表操课了。但他没提到的是,他每天从健身房回家的路上,都会大快朵颐一番。做完运动后,他总是饥肠辘辘,于是告诉自己:「我尽力了,值得犒赏自己一下。」所以,日复一日,他在回家的路上都吃了一打甜甜圈。听起来很可笑,对吧?但我们都是这类行为的惯犯。我们努力去做让我们更好的事情,却忘了戒除可能破坏成果的坏习惯。

避免那十三项恶习,不止可以帮你走出悲痛,更能培养内心的坚韧,以因应人生大大小小的难关。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当你心智坚强时,更能充分发挥潜力。

1. 不浪费时间自怜自艾:自怜自艾让人老是觉得「我受到亏欠」,感恩则让人觉得「我得到的比应得的还多」。

2. 不放弃主导权:你怀抱着愤怒和怨恨,反而让对方更有办法干扰你的生活品质。选择宽恕可以拿回你对身心健康的主导权。

3. 不怕改变:你觉得很难,并不表示你不该做。人生中有些最棒的事情,往往是我们卯足心力克服挑战得来的。

4. 不在意无法掌控的事情:找出恐惧后,接着找出你能掌控的事物。切记,有时候你唯一能掌控的是你的行为和心态。

5. 不会想要处处迎合他人:无论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只要你一心想要迎合他人,就不会再照着那些价值观行事。你很快就忘了做什么才正确,只想取悦他人。迎合他人虽然讨喜,但不见得就是正确的选择。

6. 不怕审慎冒险:如果我们只冒自己最放心的风险,很可能会错过一些绝佳的良机。一生平凡和一生非凡之间,往往差别就在于是否审慎冒险。

7. 不沉湎于过往:拒绝沉浸在过去,不是叫你假装往事从未发生过。事实上,那往往是指接纳过去,这样你才能活在当下。接纳过去以后,你就能释出心力,根据你想变成的样子、而不是过去的样子来规划未来。

8. 不重蹈覆辙:虽然「屡仆屡起」值得鼓励,但是再重试之前,先了解你为什么会仆倒比较睿智。

9. 不嫉妒他人成就:你努力朝着自己定义的成功迈进,并好好管控不安全感时,就能在毫无妒忌下,为他人的成就喝采。一旦你接受你们并非竞争对手,就不再担心别人的成功会让你显得很糟。

10. 不轻言放弃:失败可能以新的方式挑战你,塑造你的性格。它可以帮你找出生活中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以及你自己从未发现的潜藏优点。

11. 不怕独处:孤独是觉得没有人支持你,独处则是自愿独自静下来思考。

12. 不怨天尤人:只想着自己缺了什么,或无法做的事,你可能因此错过一些人生最棒的体验。

13. 不求立竿见影:充分发挥潜力,需要展现抗拒短期诱惑的意志力;延迟享乐的能力,有助于提升成功的机率。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