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管说「什么话都能说,不用担心」…相信我,说出来后,出事只是时间问题
副总经理请我到办公室,他问我:「关于营销操作,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营销不是我负责,是由另外一位同事负责。
副总经理说:「没关系,我知道你在这方面有很多想法,看你过去的背景应该也很有经验。」在职场上,我一直谨记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此,实在不知道该不该跟副总讲。副总再说:「没关系,你尽量说,不用担心,你有想法说出来,不会影响我对你的看法。我们欢迎有想法的人,提出来交流。」
看副总如此有诚意,我终于按耐不住:「其实我有点看不懂营销在做什么,因为公司给了他们如此多的预算,却看不出什么具体效果。好像花钱在买广告,可是效益似乎不容易评估。」
副总笑了笑,听我愿意开口似乎有点满意,他回我:「你是怎么看待这些事情呢?公司营销的操作,你熟悉吗?」
我立刻回:「公司的营销,如果就我所看到的,应该还有很多没做,像是线上营销不是只有买广告联播网,还有其他像是搜寻引擎优化,靠分析工具找到比较好的到达页内容等。」
副总很快打断我的话,他说:「这感觉好像有点难度,那你觉得公司的广告怎么样?」广告拍都拍了,每个人对于影片的看法又很主观,我不论怎么回答,感觉都不大对,我笑笑摇摇头,向副总示意没想法。
副总又说:「你就说!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们做事情的人,一定都有包容对方想法的肚量。别害怕,更不用担心,有任何看法讲出来,也许有我们日后值得改进的地方。」
我就一五一十跟副总说:「广告诉求感觉不是很清楚,虽然有明确的主题,但过度意识化型态,不大符合现在广告的潮流。我觉得告诉使用者在哪些情境,为他们解决问题,给他们一种共鸣与感动,会比较恰当。不要太空泛的讲一些抽象、打高空的意识标语,这对消费者而言,会相对不明确。」
副总的表情渐渐显得有点僵硬,他又问:「你觉得这广告拍得好或不好?」
我回:「没有好坏之分,但我不是很喜欢,毕竟公司花大钱拍广告,要的应该不是只有形象与意识型态,我们这广告甚至连创意都沾不上边。」
我得意忘形的后果,就是随之而来的自己挖洞自己跳。
「那广告是我跟营销部想了很久,讨论非常长的时间才产出的创意,被你这么一说,好像付出都白费了,真是可惜,没能被你欣赏啊。」副总带点不是挺愉悦的口气回我。我立刻发现状况不对:「我没有这个意思,广告这件事情,很主观。没有说服我,或许其他人会接受,每个人对于意识形态的资讯,各有好恶,个人说法很难评断全部。」
副总:「除此之外,你觉得我们这波广告操作,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吗?」有了前车之鉴,我没多讲,只是回了副总:「很好啊,我觉得没有不好地方。」然后,副总放过了我,感觉好像没事了,可真正大事才刚要发生。
隔了没多久,总经理找我到办公室问:「听说你对我们的广告很不满?」我吓了一跳,不知道哪来的说法。
总经理又说:「副总说你对于营销意见很多?觉得我们有很多该做却没有做好的地方,你认为自己很在行,好像营销同事的付出都不在你眼中。」我这下哑口无言,好像被人设了局,想跳也跳不出来。
我回总经理:「我的意思不是这样,我承认有说营销可以多做些什么事情,有些我观察到的可能跟营销在做的不一样而已。」
总经理:「我还听闻你对广告很在行,业界朋友很多是吗?」
我:「什么?我不懂你说的意思。」
总经理:「有人说你在业界人脉丰富,广告交给你做可以更便宜、更棒是吧?」
我:「哪来这回事?为何有这说法?」
总经理:「谁说的不重要了,副总问你的话,你是不是曾说过?是否对公司拍的广告,有很多不满?好像大家没有先找你问过就不对?」
我:「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没这么说过!」
总经理:「不重要了,我这得到的资讯就是这样,你管好自己的本份吧,没事不要去说别人的事情,不是你负责有你很多不懂的地方,没你说嘴的份就乖乖闭嘴。」
莫名其妙被总经理威胁,我灰头土脸的回到位置上。
营销部经理跑过来找我,大声斥喝:「你凭什么对我的工作指指点点?你哪根葱啊?你很厉害是吧?你是清楚我们在做什么吗?跑去乱讲很在行嘛!管好你自己的本份,要有本事就不是我干营销而是你做了!」我还没从总经理的震撼教育回过神来,营销部经理一过来更是搞得我整个人错乱。
我非常郁闷的开口问:「请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要骂我前,至少先让我知道原因为何吧?」
营销部经理:「这周营销会报的时候,副总在会议上一开口就念我们,说我们乱花钱,营销做在看不到的地方,然后他说广告效果很不好,归咎在当初发想创意的时候,没有事先考虑使用情境。连珠炮式的骂完之后,副总竟然对着我们大家说:『你们这些干营销的,怎么都不去问身边有个很懂营销的人呢?像是纪香就很清楚知道能干麻,你们都不会开口问吗?向他学习啊,他不仅了解营销,还知道广告要怎么做,而且找他做广告又比较便宜!』」
我听了之后,哑口无言。
营销部经理:「你行,都交给你做,你要有本事,绩效全给你扛,不要只是出一张嘴。用讲的谁都会,有本事你做出来,不然你没资格来对我们比手画脚,要有一套,别去跟副总讲,靠自己的能耐爬到这位置,跑去跟副总讲我们做得好不好,你还要不要脸啊?」我闷着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想回答也已经无力,好像说什么都不对,似乎这一切都是我自找的。一开始就知道不该回副总,但却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管不住烂脾气,开了口就是自找麻烦,后果也只能全部概括承受。
永远不要相信主管所说,不论他问什么,非关自己业务,把嘴闭好就是。
隔没几天我遇到副总,我尴尬的跟他打了招呼,他突然跑过来说:「那天很谢谢你的建议,你说得有道理,我想了想之后,实际去了解营销做的事情,发现你有些想法很中肯,又挺实用的,我有将这些想法转达给营销部经理了解,相信他会再找你多讨论,也许你的营销专长可以帮得上他,以后有什么问题我再来向你多多请教!」副总的无心之过,却造成我从此之后与营销部经理的嫌隙,而愤恨不满的营销部经理,跑去跟总经理告状。总经理也为此,对我产生了负面印象,从此不再跟我有多的往来。
直到有一次,在办公室走廊巧遇总经理,刚好我在倒水,他在整理文件,他主动开口说:「上次那件事情,你应该以为自己做错了吧?」
我:「或许吧,我知道错了。」
总经理说:「你没错。」
我突然有点惊讶又错愕。 「为什么我没错?」我问。
总经理:「错的是副总不该找你问,而你碍于位阶又不得不回他。」我皱着眉头,心想着终于有人理解事情来龙去脉。
但总经理又念了几句:「你可以选择不回他,或是告诉他这件事情你不理解就好了。但你忍不住,你就是想说,所以你得承担这后果。」
我抓了抓头,同意总经理说的。
总经理语重心长的说:「那天我不是故意给你难堪,但我要让你知道,职场就是这么现实。不是你犯下的错,却要你承担。同样的,不是营销部经理做不好,却因为你的几句话造成副总认为他们有待加强,这一来一往之间的沟通,本来就是门艺术。有些话即使你懂,时机未到、环境未到、机缘未到,就是不能说出口。不是不想听你说,也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整个组织的运作有其道理跟逻辑。我们不是不能包容其他声音,但这种私底下谁说了什么,谁又做了什么,没有人作证,更没有人会去为此背书。后果你也看到,你今天结下的不是缘,结的是怨,被一群人怨恨。懂得藏锋,至关重要。」
「我不打算为那天责备你的事情道歉,但我一定要让你知道,今天你的表现虽然没有问题,但你不懂职场人性。职场之中不是比谁厉害,更不是比谁会做人,而是比的谁能适应团体,谁可以在团体中驱动着自己与同事前进,彼此就像个齿轮,互相勾着对方前进。东方职场生态不崇尚英雄文化,我们没办法接受谁特别优秀就给他光环,可我们却很习惯在彼此都能接受对方的状态下共事,这种现实,我从国外回来就彻底看破。」听总经理这么一说,我完全理解自己身上发生什么问题。
最后他说:「职场上的修炼,除了专业与经验之外,熟悉人性能摸透人心,懂得顺着别人的意思去说,借别人的话来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都是种技巧与方法。能把别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或是让别人愿意伸出手来向你借力,这才是职场中生存的真实智慧,你不缺专业与经验,可你最缺的就是身旁愿意跟你一起打拼的伙伴。如果你不懂得将这些本来还离你遥远的陌生人,拉近跟你站在一起奋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像现在这般。你不仅被独立、孤立,甚至还得一个人承受所有不是你所犯下的错。」
「等候时机,不是只有等候,而是时机到的时候要懂得智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