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埋怨的意思,毫不怨言的意思是

职场心理学:「毫不抱怨」的同事最不健康,「不能抱怨」的职场没有未来

☆「毫无不满」可能代表内心处于危险状态

即使是一开始话不多的人只说「最近老是觉得提不起劲……」,当我具体地问了「一早进公司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等的问题后,他们便渐渐地打开话匣子热络了起来。

在这当中,也有兴奋得说到忘形了,开始了一连串我毫不知情的职场话题的人。比方说「E先生这个人是我的直属上司,他又突如其来地做了这样的指示,要我连夜赶工把遭到客户抱怨的程式码修复完毕。管得太多了吧!他又不是研发课的F先生…」这样的内容。

刚开始我照着心理咨商的基本原则,以「原来如此,真是难为你了」的回应,以全盘感同身受对方心情的方式聆听。不过,到最后还是会因为「请等一下,我忘了E先生是谁,F先生又是谁…」,而变得跟不上对方说话的脚步。因此,接下来我会试着丢出另一个问题。

「我能充分了解到你的工作环境和上司看起来都有不少问题。我想,除了你之外,公司里一定也有尝到这些苦头的人;你平常有没有和同事或属下交换这类的意见?或是跟妻子聊聊之类的?」

于是,对方像是受到惊吓般地「咦?」了一声,便接着这么说。

「你是说,我不跟同事或老婆抱怨职场的不满吗?我平常是不会把这种负面的情绪说出口的,所以才到这里来发泄,不是吗?」

我虽然同意对方的说辞,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反过来说,要是有一个能够轻松自在地向伙伴或家人倾吐不满心声的环境,那么,这个人也许就不需要求助于心理医师了……」

「不抱怨」似乎被认为是一件好事,但果真如此吗?没有发牢骚的必要而一切圆满顺利的话,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特别是在职场,一定多多少少对于人际关系、工作内容或绩效考核产生不满与质疑。

我也曾经遇过自称「完全没有抱怨和不满」的人,不过,与他们深谈之后,发现这些人好像只是告诉自己「怀着不满的情绪或抱怨这抱怨那,是导致专业人士失败的原因」,而不分青红皂白将负面的情绪封锁起来而已。在心理分析学里,将这种「把自己的情感当成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情形称为「否认」。

此外,表现出「我的工作环境是个天堂,啊哈哈哈!」这种超乎必要程度以上并且乐在其中的积极,可以称为「狂躁的防卫」。

不管是以上的哪一种,对内心来说都是非常不自然的态度,若长时间持续下去,也会有因身体某处崩溃导致忧郁或呼吸急促症状的情形出现。简单地说,愈是「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人,其实内心愈可能处于危险的状态。

此外,也有人以「我的确有心有不平想说出口,但是,如果告诉同事,可能他会向上司密告,告诉家人又会被嫌烦。」为理由,将抱怨或不满硬是强忍下来。古早时代,有着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居酒屋,把老板娘当成吐露心声的对象的习惯,但这样的文化在年轻族群中却几乎已不复存在。

说到这里,我曾在某个企业听到这个有趣的故事。这个公司为了能够让女性职员从沏茶、倒茶这种差事中解脱,就在各个部门设置自动茶水机,供职员们自行取用茶水。不过这项措施开始执行后,不断出现抱怨心理状况不适的女职员。

调查之后发现女职员们原本能在茶水间沏茶、倒茶时,互吐苦水,抒发对工作或上司的不满;但是,设置自动茶水机之后,大家便没办法聚在一起互吐苦水。

像「协理这个人真是恶心到极点」和「管理阶层都这把年纪了,还那么任性」之类的交谈,只需要站着花个几分钟的交谈,就能减轻沉重的心理压力。

☆不能把抱怨说出来的职场,没有未来可言

当然,抱怨本身没什么生产力可言。因此,也有人对于「抱怨只会更提不起劲,甚至变成不懂自省而凡事归咎他人」之辈感到不安。

身为一个心理医师,我的想法是,相较于正向、积极的阳光面,就有负面、消极的阴暗面,不大可能百分之百凡事向前看并且正向思考。就算有,我想也只不过是如先前所述,是一种不自然的心理防卫反应。

这么一来,如果心中的不满能够在茶水间和居酒屋抒发,这种程度应该不会累积压力造成崩溃,而能够心平气和持续工作下去。

我这么说,会有人觉得「所以说,你是要大家以『避免勇往直前』的心态来工作吧?」而忿忿不平。最近,出现了嫌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或「细水长流」人生观的倾向,取而代之的是,「急速成长」或「一次到位」,这些字眼也经常在商管书籍中出现。

但是,无论业绩如何急速提高,如果冲刺只是一时的,一旦能量燃烧殆尽、身心俱疲累倒,之后的两年几乎毫无用武之地,那便失去意义。工作方式有如云霄飞车般大起大落的人,想必在工作的总量上输给细水长流型的人吧?

状况时好时坏、心情大起大落,对身心能量的耗损也不小,也容易产生心理不适或严重的身体疾病。

这么一来,维持最长久的,不就是以「工作一定会有抱怨」为前提,在适度发牢骚的同时,以不急不徐的步调、细水长流地持续工作的形态吗?

我认为,公司无意中「没收」了员工可抒发不满的空间或时间,并在发现员工抱怨后给予负面评价等态度,从长期来看,并不会提升业绩。实施弹性上下班制等,大家不在同一时间一起午休,可能也会间接造成「无意中没收员工发牢骚的时段」。

原本发牢骚的时段或场所,应该是以茶水间为代表、自然而然发生的产物。不过在这些产物濒临绝种的现在,也许有必要自行创造出这样的环境。

以「怎么样?今天来聚餐并召开吐苦水大会吧!」等来邀请同事加入,确实是会给人相当负面消极的印象,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样的行为也许是为了保持心灵的健康,纾解怨气以提升明天的工作表现之最先进的方式。

当然,实在是没有可以发牢骚的对象或场所时,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师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以辅导为诉求的心理咨询师中,也有不希望咨询对象抒发情绪上的不满,只是将他们的行为想法转变为正面积极,这一点,是各位需要注意的地方。

没有一丝抱怨的职场毫无未来可言,但愿世上的企业领导者们也能明白到这一点,并希望他们能保持着公司职员在茶水间或员工餐厅窃窃私语地说公司的坏话,代表「喔,我的公司很健全,表示未来是光明的」之类的想法。当然,我建议企业领导者也在觉得「真烦啊!员工们有一大堆的抱怨」时,找个对象发一下牢骚。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