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房买车、不结婚生子、不求升迁…连花200元买果冻笔就是奢侈?没有欲望的年轻人,更教人担心
为了一支果冻笔,网络上争议不休,正反两方都有庞大的支持者。当我看到果冻笔的图片时,愣了一下,这支笔早几年前同事就借我过,和发文的小学老师一样,第一个感觉是握起来好舒服,一股幸福感跃然心头。
我伸出中指,摸着鼓起的硬茧,无限的抱憾,如果小时候就有果冻笔,我的奶油桂花手应该完美无敌到可以当「手模」吧!花200元买它,值得呀!
大人都生了一种病:欲望恐慌症
可是,这位老师在意的不是这支笔好用,而是它的价钱,他担心小学生因此变得虚荣浮华,也担心买不起的孩子会产生自卑,在心里留下阴影。为了禁止把果冻笔带来学校,老师举了两个例子问学生;
「你会不会因为用了果冻笔,写字就会比较漂亮?」
「你会不会因为用了果冻笔,考试就会比较高分?」
学生当然摇头说不会,是啊,这是一支果冻笔,又不是一支魔术棒。后来有人加入讨论,指称老师是要教学生一个道理,「不问你拥有多少资源,而是要问你努力有多少」,大人的脑袋还真复杂,就是一支笔,想到哪里去了?
对于这些忧心忡忡的大人们来说,这一支果冻笔是有象征意义的,是无穷「欲望」的化身,也是一只肚子永远填补不满的怪兽,恐惧让他们有了无限的想象,担心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下一代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买,超过能力负荷时,会被欲望吃掉,掉入犯罪的深渊,铤而走险。是的,他们担心,欲望是罪恶的渊薮。
连谈恋爱都没有欲望
然而,最近有一个24岁的年轻人来找我谈话,却是另一种典型,完全没有欲望。听了他对生活的描述之后,我一时恍惚了起来,不知道究竟是哪一种比较令人担心,是欲望高到超过负荷的年轻人,还是欲望低到几近零的年轻人?
我:「平常的日子,你都在做什么?」
他:「我不太出门,想不出来出门要做什么。」
我:「去交朋友啊!」
他:「我的朋友很少,两三个高中同学,在网络上聊一聊就可以。」
我:「难道你没有女朋友吗?」
他:「没有,我连谈恋爱的念头也没有。」
我:「那么,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他:「泡在浴缸里,看哆啦A梦、蜡笔小新,一直狂笑。」
大前研一:某国是低欲望社会
我有点恼火,认定他是来闹的,怎么会有人什么都不想要,没有一点欲望,生活在最低限度还怡然自得,怪哉,是哪个外星球来的奇异生物?
说到这里,你一定以为他的外表邋遢,像街头游民,完全错了!他身高180,白净好看,像极了王力宏,态度斯文有礼,毕业自名校的理工第一志愿,担任软体设计师。他察觉到我脸上飘过的一丝不耐,便怯生生解释:
「虽然我的生活过得很平静、很自在,可是心里觉得怪怪的,所以想来问您,我是怎么了?」
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少,已经构成一个社会现象,是我大惊小怪了!去年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说,某国已经成为「低欲望社会」,但不是因为老人多,而是越年轻越低欲望,失去物欲与成就欲,不想买房、不想买车、不想结婚生子、不想变成大富豪,在公司升迁时,只想升到课长,不想升上社长。
「这不就是某地的翻版吗?」
我在心里惊呼,某地的年轻人在低欲望这个社会面向,并不是落后,看着某国的背影,踩着他们的脚印,而是根本就是走在某国人的旁边并肩前行。
谁要买法拉利?坐捷运就好了!
我有一位朋友任职高阶主管,他的部门有30名属下,男生占八成,有一次他问这些年轻人,有没有想要追求的目标?结果,大家看着他,露出一脸迷惑,像是在说「怎么有人在问这种八股问题」,轮到我的朋友震撼不已,忍不住追问:
「起码有想过买辆法拉利吧?」
「不必呀,坐捷运就好了,更方便!」
「你们没有想到要像郭台铭一样当首富吗?」
「不必呀!我赚的钱只要养活自己,不需要养父母。」
老一辈是从匮乏时代走过来的,总是担心现在年轻人赚得少,花得多,以后老了怎么办,徐重仁今年4月的失言风波就是这么来的,他在机场看到年轻人出国旅行,拿着最新的手机,便认为这个社会的诱惑多,年轻人太会花钱,应该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爱玉加点果冻,才不会化掉
显然的,这些大人们忽视了在光谱的另一个极端,存在着一群没有欲望的年轻人,他们是在对这个社会失去希望之后,自我演化的划时代新物种。
旅日作家刘黎儿说,年轻人不是全然无欲望,而是不敢有欲望,被迫降低欲望,才能忍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社会结构。欲望的代价都太高,让人熄火,烧不起来,于是不出门、不消费、不结婚生子,尽量减少人生风险,使得抛却拥有物质欲望的「断舍离」或「极简约」大为风行,无欲望DNA早早渗入年轻人的身体里了,成了基本性格。
既然长大之后,只能够偶尔小确幸一下,刷一刷存在感,那么在欢乐的童年时光里,拥有一支果冻笔并不为过,奢侈一下又何妨?否则以后成了没有欲望的青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什么都没有兴趣,什么都没有热情,父母才会想哭吧!
夏天到了,大家都爱吃爱玉,真的爱玉不掺果冻粉,天然可口,可惜缺点是一下子就化了,什么都吃不到;掺了果冻粉,虽然不天然,却撑得久,也弹性有Q劲。有欲望是好事,让人有活着的意识,有动机,有目标,有意义。比起没有欲望,我宁愿年轻人有欲望,不要再压抑他们,也不要再苛责他们。
如果大人们希望新一代年轻人多多努力,就让他们的欲望燃烧起来,别浇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