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 生气,拒绝别人他们居然生气

「你真的有用心做事吗?」其实这样讲是在发泄压力…想摆脱一生气就讨人厌,你应该避开的陷阱

「生气」与「训斥」的不同

所谓「生气」,乃是自己的不满或愤怒等属于自身的情绪(正确来说应该是衍生情绪),「训斥」则是为对方着想而做出的理性发言。也有人把以上概念总结为一句话――「生气是为自己,训斥是为对方」。

话虽如此,实际上「生气」和「训斥」有什么不同,有时实在很难分辨。

举例来说,上司对在工作上犯下失误的部下说:

「为什么总是做不到我要求的事?」

「你真的有用心做事吗?」

「才刚说明过,怎么又不懂了?」

说这些话时,上司的语气多半粗暴激动。这是要让对方明白「我正在生气!」的发言,同时也有发泄自己压力及指责对方的隐藏目的。充其量只是以自我为本位的思考。这就是「生气」。

相较之下,「训斥」是为对方着想,希望提醒对方注意时做出的理智行为。

「你认为那位客户为什么会生气?」像这样,刻意用强烈的语气指出对方的问题和应该改善的地方,就是「训斥」。

以育儿为例稍作说明吧。假设,你遇到孩子用蜡笔在家中墙壁涂鸦的状况。这种时候,你会对孩子说什么? 「你在干嘛?快给我住手!」随即抢走孩子手中的蜡笔,这就是「生气」。孩子一定会被你怒吼的声音吓得当场哭起来,逃回房间。

「咦?你在画图吗?可是,画图时不该画在墙壁上,应该画在图画纸上才对吧?来,我们把墙壁擦干净,在图画纸上画漂亮的图吧。」这种说法才是「训斥」。

美轮明宏先生也曾说过:「训斥和生气不一样。训斥是压抑愤怒情绪,将对孩子有益的事(对孩子的感情),用孩子能理解的说法(理智)说服孩子。育儿需要的是感情与理智。」

这样各位应该能理解「生气」和「训斥」的不同了吧。不过,这里的「训斥」行为,和「赞美」一样困难,尤其对某国人来说,更是一件不擅长的事。

为什么某国人不擅长训斥呢?

这是因为「训斥」这种行为,很容易变成「上对下的态度」。原本必须站在对等的立场,采取平等的态度,一旦成为上对下施压的状况,对方听进去的机率就很低了。若对方的情绪也愈来愈激烈,自己自然愈发冲动,这么一来,只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回圈。

比方说:

「不知道该如何接触现在的年轻人。」

「现在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实在无法理解。」

「我年轻的时候明明是……」

「现在的年轻人一点毅力都没有。」

就像这样,社会上有很多这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人。这就是典型的「上对下态度」。另外「不用多嘴,跟我做就对了」,也是上对下态度的一种,用这种态度说话,对方根本不可能听得进去,更别说愿意一起做事。

不过,「反正像我这种老一辈说的话,你们也不会听」这种故作卑微,妄自菲薄的「下对上态度」,和上对下态度一样讨人厌,沟通当然还是不会顺利。

「我可以保证!如果别人不帮我,我根本活不下去!」这是漫画《航海王》中主角鲁夫的名言,巧合的是,这句话秉持的正可说是「对等的态度」。比起「废话少说」的上对下态度,鲁夫这句话更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也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对等交流。

就某种意义来说,像这样的「对等态度」,或许也可视为「平等对话」或「共享决策」吧。

相信大家都看过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说话时,蹲下来使两人视线等高的景象。用对方容易接受的姿势和地位进行沟通,这就是「对等的态度」。

相对地,一味要求孩子「反正照我说的做就对了」,强制做不到的人服从,当状况不如自己预期时还克制不住情绪动手打人,这种行为应该称为「体罚」。很显然的,体罚就是一种「上对下」的行为。

请将这点谨记在心,接下来我将说明错误的训斥方法与正确的训斥方法。

◆错误的训斥方法

①随心情好坏训斥……同样一件事,因为昨天心情好就放对方一马,今天心情不好就毫不留情地加以训斥。这种随心情好坏改变的做法,只会让对方混乱,无法让对方听话。

②翻旧帐……「这个上次也说过了吧」、「事到如今我就直说了」等故意翻出旧帐来追究的斥责方式,最容易令听的人火大。训斥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前没指责的事,这次也不能拿出来指责。

③追究原因……「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做这种事?」等追究原因的做法,和「揪出犯人」、「公审」没什么两样。只会伤害对方,让对方赌气不认输而已。

④使用强烈的措辞……不能使用「总是」、「绝对」、「一定」、「百分之百」等强烈措辞。因为「总是」、「绝对」、「一定」、「百分之百」只是你自己的认定,没有客观性。

◆正确的训斥方法

很多上司会在朝会等员工聚集的场合,将业绩不好的部下叫到众人面前批判指责,或是用夸张的口吻夸赞业绩好的部下,这种作法,只会招来员工私下抱怨「为什么老是针对我」,或「那家伙就会拍上司和客户马屁,嚣张什么」,让职场气氛变得剑拔弩张。其实无论是斥责或赞美,都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选择。

总而言之,如果想做到正确且切实的训斥,最重要的是当场(当下)清楚明了地告知对方被训斥的原因,这种时候,建议可以按照以下几个要点。

?不流于冲动。

?清楚说明原因。

?简单扼要。

?不针对个人特质。

?不与他人比较。

?不翻旧帐,不记恨。

?个别训斥。

简单说明如下:

一旦流于冲动,口不择言地回应或训斥,只会加深彼此的怒气。因为怒气是一种连锁效应。请提醒自己保持平静和气的口吻,好好说出「训斥」的原因。

此外,花时间长篇大论的训斥会收到反效果,正确的训斥应该是直截了当,简单扼要。

个人特质指的是对方身体或性格上的特征。训斥时一定要避免使用人身攻击或伤害对方心理的措辞。没有人喜欢被拿来与他人比较,尤其是在遭受训斥时。被拿来和同事或同学比较是很多人最痛恨的事,请务必避免。不翻旧帐,不记恨,不要把过去的事重新拿出来说。

最后,训斥和嘉奖一样,请严守一对一的原则,这样效果最好。

松井秀喜效命洋基队时的教练乔.托瑞(Joe Torre),是大联盟唯一在选手生涯中击出2千支安打,在担任教练后又带领球队打下2千场胜仗的人。他坚持彻底的个别主义,绝对不会在更衣室置物柜前训斥或称赞球员,无论训斥或夸奖,都会将球员请到教练室,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

大联盟选手的自尊心都很强,其中尤以堪称精英集团的洋基队,球员们的自尊心都是别人的两倍。因此,在众人面前训斥任何球员,都会严重伤害被训斥的球员自尊。相反地,若在大家面前称赞特定球员,又会让其他没被夸奖的球员心里不是滋味,对教练产生叛逆心,变得不愿服从教练指示。正因乔.托瑞懂得掌握这种微妙的心理,才能带领球队打下辉煌的战绩。

至此,「愤怒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接下来,我将进一步说明实际上如何养成平息怒气,将愤怒转化为助力的习惯。

习惯1

倒数数字【愤怒的高潮只维持6秒】

[使用倒数技巧,帮助自己冷静下来,将注意力拉到离发怒对象很远的地方。 ]

只要6秒,愤怒的高潮就过了。最多就是6秒。

如何?是不是觉得意外的短?所以,绝不能在这六秒内做出「反射动作」。所谓反射动作,指的就是「口不择言」、「回嘴」、「不假思索做出什么」、「还手」。

「你总是这样。」「你才总是○○吧?」

「再也别和我联络了!」「好啊,不联络就不联络!」

相信很多人都说过上面这种话。日语有句话说「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这句话正可说是典型的「反射动作」。想平息怒气,就看如何撑过这6秒。

如果无法撑过这6秒,可能招致最严重的后果。

怒气一上升,脸就会胀红,心跳也会加速,出现生理上的变化。这是因为分泌神经传导物质「去甲基肾上腺素」所引起的作用。去甲基肾上腺素在体内引发的情绪激动状态需要六秒才会平息。

换句话说,只要能忍住这6秒,情绪激动状态就会逐渐趋于平静。

倒数数字的技巧具体来说,是透过在脑中倒数数字的行为,把注意力从愤怒情绪上转移,避免自己口不择言或不假思索做出反射动作。

运用这个技巧,让注意力瞬间跑到另一个地方,就能避免一时冲动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方法很简单,只要先选一个大一点的数字,再以等距间隔的方式陆续减掉固定数字即可。

比方说,选择从100开始,逐步减去3(100、97、94、91……),或是从90开始,逐步减去2;从80开始,逐步减去6等等,随自己高兴怎么做。

如果不喜欢数字,也可以从自己支持的棒球队中按顺序举出上场打击的球员。第1棒○○○、第2棒△△△、第3棒□□□……愈麻烦效果愈好。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