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多,每月7天「开心上班」就行!前台积电内部讲师:5标准,判断工作适合度
上个月有位林同学听了我的「工程师的职涯经营指南」线上课程后,发信向我请教个人的职涯发展问题。
林同学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待在笔电产业担任PM的角色,但是做了5年,他觉得自己没那么适合这份工作。他有时会遇到很难说服的伙伴,带领团队时也会遇到挫折,有时是团队成员不愿共同完成任务,有时是情绪控管不佳。他确定自己不适合管理职务,也有点想转做资安的工作。他认为资安工作比专案管理、产品管理更具专业性。
很多人在求职前,往往都是藉由自己过去所学来选择工作,但当我们步入职场几年后,总会自问:我适合这份工作吗?我们应该如何分辨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呢?其实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你分辨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
一、上班情绪:每月30%以上时间,带着愉快心情上班,代表你喜欢这份工作
你可以试着去感觉一下每日的心情起伏。如果你每天起床上班是开心的,会在脑中顺一次工作事项、想着自己可以学到什么。如果你每月至少30%以上时间(每个月工作日22天,30%约为7天)工作时的状态是这样,依据我的职场经验,这是一件很棒的事。
我在台积电上班时,每天开车往返新竹某地通勤,我常在开车途中,想好有哪些事情要处理、要开哪些会议,资料都准备好了吗?主管会问哪些问题?专案的进度都如期吗?想着想着都会觉得很兴奋,因为又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心态,那我认为,你对这份工作的内容是喜欢的。
进一步来看,你对工作有没有保持积极态度?当问题出现时,你会不会主动处理?主动去吸收与工作相关的知识?还是说,你相当被动,交办事项一定要别人讲才开始动作?若是如此,那可能对你而言,这份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因为从工作中,看不出你的工作热情。
工作的职责在于处理问题、完成主管或部门目标。如果你下班之后就不想了,总是上班才开始想办法,这没有不对,只是你把工作与生活切割得太清楚。或许可以由此判断,你对这份工作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如果你有一项很想克服的任务,洗澡时也想、睡前也想,甚至半夜起来都有灵感,最后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获得主管肯定。你会感到非常开心,那代表你应该是喜欢这份工作的。
二、工作内容:如果有超过30%工作内容是你喜欢做的事,那就代表你对这工作有热情
不用很武断地用「喜欢、不喜欢」的二分法划分工作,这就像去游乐园玩,一定有你想玩的设施,也有你不想玩的设施。再怎么喜欢的工作,一定也会有不喜欢的任务,反之亦然。
因此我建议,可以试着把工作进行拆解,将每天要做的任务分成细项,评估喜欢、不喜欢、没感觉,如果当中有超过30%是你喜欢做的事,那就代表你对这工作是有热情的。
举个例子,例如有一份工作是提升公司网站的流量,为了减省公司的营销费用,需要设计公司网站的关键字搜寻,让客户可以透过某公司关键字搜寻,能够快速找到公司的网站, 以提升公司网站的流量,进而提升公司的业务量。
而这个工作可能会拆解成3个细项工作
1. 定义公司网站的关键字
2. 修改公司网站的内容
3. 每天监控有多少流量进到公司网站
如果这3个细项工作里,有2个工作很喜欢(66%),那就代表你对这份工作有热情。
因此,大家不妨把你的工作进行拆解,分辨哪些工作你喜欢你不喜欢,这样你就很清楚,你对这份工作是有热情还是没有热情的。
三、工余时间分享:你是否愿意跟别人分享工作上的点滴?
愿意这么做的人,我认为他应该不讨厌自己现在这份工作。
例如,同样都是IT工程师,有些人对于自己的工作描述可能就是「嗯…就写程式啊」,但有些人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出工作内容。后者勇于在私下讨论时,讲出工作上经历的一切,虽然可能会夹杂一点牢骚,但也代表现在这份工作有给他带来成就感。当然,如果只是纯粹的抱怨,例如抱怨同事、主管,或者一直嫌自己的工作,就不在「分享」的范畴内。
先前我在台积电有一段时间担任内部讲师,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去各部门传授「问题分析与决策」,或者是担任公司内部「持续改善活动的顾问评审」。那段时间我每天都非常开心,因为那就是我喜欢的工作。我只要遇到朋友,都会很想分享工作上的点滴,那种分享不是臭屁,而是很想分享我在工作上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有多久没跟别人分享你工作上的点滴呢?
四 、职涯目标:清楚长远职涯目标,短期工作重点就不会是「适合与否」
如果长远来看,现在的工作只是一个短期规划,那就没有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因为你真正的目标是未来,目前只是在学习。比如说,我自己工作时的目标,就是想当一个企业顾问讲师。以当企业顾问来说,我很清楚自己需要「五管」产销人发财(即产品、营销、人事、研发、财务)工作的历练。
但当中并不是所有部门都是我有兴趣的,例如:我并不是很喜欢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可是如果没这块生产管理的工作经历,现在的我在协助企业辅导时,就会没有相关生产管理的经验与背景,所以即使当时不是很喜欢,我还是做下去,因为我很明确知道这是为了自己的长远目标加分。
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的职涯目标,只专注把任务做好,却对自己的职涯毫无头绪或是完全没有规划,所以我才会在2020年录制了线上课程「工程师的职涯经营指南」。由此可知,只要你有长远的规划,那你短期的工作重点就不会是适合不适合,而是能否从中累积未来的经验跟头衔。
五、进修学习:进修内容是否与工作内容相关?
还有一点,就是你下班之后的进修是否与你的工作内容相关。进修的内容与工作相关,正是因为你喜欢这份工作,渴求补足当中不懂的学问所以才选择进修,如果不相关,那很可能代表你已经在规划其他工作。
如果你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但却对未来充满迷惘,那我建议多多去外面进修,多在课堂上认识新朋友,多进修、多增广见闻。因为从与他们的交流中,你会得到不同职业的观点,这样不仅会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也会激发你对未来的规划。
当你对现在的工作迷惘时,不妨用这5项判断标准来检视自己,说不定会让你对现在这份工作有更深的体悟。由于现在的学习管道越来越多元,不管你将来的职涯规划是什么,想要让自己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目标有规律的学习,对你的职场绝对是加分的。
《思维的良率》?立即购书:商周store、博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