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派他去成功率更高?这「4种性格」的人更能说服人!

提案派他去成功率更高?这「4种性格」的人更能说服人!

一般说到「说服」的能力,比较常联想到的是运用话术或是技巧,不过《深度说服力》则是从原则与心态着眼,谈的是如何由基本面成为一个有说服力的人。本书要旨不在于教导人说服力的技巧,着重于培养令人认同的「人格特质」——具有信任感与吸引力是达到说服别人重要的特质,自己要先被接受,接下来自己给予的想法或是建议才会被接受。

作者杰森哈里斯是一位广告人,而广告就是一门「说服的艺术」,因此他认为说服力就是他自己最强的能力。身为广告公司的CEO,哈里斯每天要说服的不只是消费者、说服客户持续合作,甚至包括说服自己的团队——创意人员、业务,公同合作创造精彩的专案与业绩。

杰森认为能够让人更具说服力的性格可分为4大类:

独特的:让人感觉是真诚发自内心的,言谈间你可以窥见其真实独特的个性。
慷慨:习惯性地付出,也许是建议、机会、引介、尊重和正向情绪。
同理心:对人自然地感到好奇、谈话很投入,重视人的共通点而非彼此的差异。
有深度的:遵循自己设定的原则与标准,也激励其他人突破平常的局限。

提案派他去成功率更高?这「4种性格」的人更能说服人!插图1
具有说服力的四大原则以及11项性格特质 (来源:我是老查)

原则1:独特

做自己

「做自己」感觉是一个陈腔滥调的建议,但杰森想指出的是:当我们想要发挥说服力时,我们会刻意隐藏我们认为别人或许不会欣赏的部分,刻意表现出认为对方会觉得更具吸引力的言行,但实际上,人们并不吃这一套。

柏克莱大学哈斯商学院曾经做个一个实验,找了一批受测者,让他们去观察一群人,其中有窃占100元的罪犯跟普通人,测试受测者是否能从对方的言行中判断出来,结果是:虽然受测者没办法分辨谁的说词是事实,但是从他们对说谎者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他直觉会感觉出说谎的人。因此当我们想要去说服别人时,会想要隐藏自己的本意,这反而会在过程中让对方一眼看穿,因此,不要在想要说服别人时太过伪装。

有关做自己的几点建议:

展现自己的本色,更真实的与人互动

在与人谈话之后,透过觉察与检讨,回想在刚刚的谈话里是否有刻意不真诚的时刻,思考自己如果是跟一位老朋友说话,你会如何真实的展现,并且设法在之后的谈话时借以调整。

言行要有自信,少用「无力的语言」

无力的语言像是以下的字眼:也许、可能、算是、我想……,你以为是能够呈现委婉不得罪人的说法,但事实上这没有效果。

「无力的语言」例句:如果要我说句诚实的话,碧昂丝可能是最了不起的现场演出者,至少这是我现在的意见。 「有力的语言」例句:碧昂丝是最了不起的现场演出者。 2种不同的用语你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后者比较有说服力。

收集角色模范

哪些人会让你觉得态度诚挚不虚伪?观察他们说话的方式、语调、用字遣词,以及将你最欣赏的特质内化,不是仿效他们的特殊癖好,而是用他们的表现激励你自己。

说故事

比起说道理,透过故事传达价值观,更能说服人。

林肯可能是最擅长运用「说故事」这项技巧的美国总统。借以达到沟通说服的目的,甚至于处理难以明说的情境,例如美国内战结束时,要如何处理南方联盟的领袖戴维斯是一个难题,公审或特赦都各有后遗症,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导致美国再次分裂,最好的方式是让他流亡,但林肯又不可能明确对此事表态。所以林肯透过一则故事向雪曼将军表达自己的立场:他提到他的一位朋友正在戒酒,旁人问他要不要喝一杯时,他拒绝了,并要求给他一杯柠檬汁,但又补充道:「如果柠檬汁里加一些白兰地,味道会更好,在我不知情的条件下,我不会反对。」说完雪曼就明白了:让南方联盟领袖戴维斯流亡,但总统必须维持不知情。

要如何成为说故事高手?有一些基本方法:

收集好故事:好的故事必须是听到的人会想转述给朋友听,以及其中能够传达你想要沟通的讯息与论点。
说故事就像编辑,确认3件事:我有没有提供听众必要的讯息(让他听得懂)?我的描绘是否鲜明(让故事好听)?以及我可以删掉什么(保持简洁有力)?
演练:尝试把故事好好说个几次,但不要像是背讲稿。
向最顶尖的人学习:包括主题的选择、语调,如何转折叙事
不要轻忽熟悉的老故事:不必追求新鲜,熟悉的故事能活化厅者关于过往经验的记忆,更能激发其情绪

绝对不要只想著成交

不要想着对自己最方便、最有利的做法,而是应该让对方清楚的知道,你眼中不只有眼前的交易,而是更长远的关系。

杰森说了一个小故事——广告界名人马丁普力斯的广告公司A&P规模还很小的时候,BMW正好要进军美国市场,要找广告代理商,A&P公司也参加了比稿,BMW很喜欢他们提出的口号:「极致驾驭工具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但由于他们当时还是小公司,BMW不免有疑虑,就提出了买下这句口号的使用权,再另外找更大的广告公司负责执行,普力斯很想要用这个案子打响公司的名声,坚持不「只」卖这句文案,虽然公司的资金已经快烧完了。最后BMW的营销长鲁兹说「他们(A&P)若不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就是他妈最笨的人,只有雇用他们才会知道答案」,于是将案子托付给他们,最后也成功了。 A&P提出的这句口号被BMW 沿用了40年。

如何能够打持久战磨出好交易?有几个规则:

永远不要推销你自己不会买的东西。
了解说「不」的力量(A&P的故事就是好例子)。
绝对不要让关系降到零——不管买卖成不成,持续维系联系很重要。
让对方了解你在这笔交易上的投资。

原则2:慷慨

乐于付出

有项研究显示,假如一个服务生,在客人用餐完后拿出一颗薄荷糖给顾客清新口气,可以拿到比平常多3%的小费,但是如果拿出2颗,并告诉客人:「餐厅规定是给一颗,但我多送你一颗,这样清新口气的效果更好。」猜猜这样可以提高多少小费?答案是比平常多出14%。

如果你能让对方感受到得到了好处,得到的回报回比你想象中的多更多。除了物质上的付出,我们可以给予什么?

时间、注意力、耐心
建议、推荐、资讯
赞美或肯定
富心思的小礼物

其实想想我们每天花费在社群软体的时间很多,如果能把其中一部分的时间拿来对别人慷慨的付出,并不会占用太多额外的时间,或许可以因此得到许多好处。

保持正面

保持正面,其实就是保持积极的想法。在谈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有正面或负面的表述方式,举例来说,如果想劝一个人多存钱:

负面表述:你再不好好存钱,以后退休的日子会很苦的。
正面表述:假如你积极的理财的话,相信你的退休生活会过得非常愉快。

当在争议中要选边站或是决定可以信任哪一方,通常人们会倾向选择能够让你心中产生正面感觉的人。美国曾经有这样的研究:当2位候选人的民调支持率接近时,能通过「啤酒测试」的候选人,最后会当选。什么是啤酒测试呢?就是你会不会想跟这个人喝啤酒聊聊天,假如你会想跟一个人喝啤酒聊聊天,那代表这个人是你心里面比较喜欢、积极正向的对象。

虽然透过负面表述去威吓别人也可以达到目的,但正面的方式劝说效果更强大。

展现尊重

不同文明所共有的黄金定律(Golden rule):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我们不一定会习惯性地尊重别人,通常不尊重他人的举动都是不自觉的。像滑手机是现代最常被视为不尊重的一个行为。我的个人经验是,当我在会议中讲话时,看到有人在滑手机,其实那个感受是很差的,是令人觉得自己很不被尊重的情况。

书中引述了一个实验,2人面对而坐谈话,其中一方分成将受测者分成3种:没带手机、手机偶尔显示讯息、以及他对面的背后有灯,亮的时候受测者就要看一下手机。与受测者谈话的人是不知情的,最后再询问这些人对3种不同受测者的观感。结果可想而知,是灯亮就需要拿手机起来看的人令对方观感最差。思考自己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习惯,如果有办法改善这个习惯,对于传达尊重的感觉很有帮助的。

展现「尊重」的方式:

尊重他人:做一个可靠的人。
不要轻诺。
作出承诺前,请对方给你考虑的时间。
承诺时要低于预期,实践时要高于预期:说8分做10分。
务必守时。

尊重你的错误:承担责任

预防重于治疗:做之前先想想后果。
危机处理:切忌隐瞒与矫饰。
诚实面对自己:不要死撑,做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
清楚表达自己的觉悟:不要美化或婉言解释。
道歉,真诚道歉:设想如果易地而处,你希望获得的道歉,就是那样。

原则3:同理心

重视「我们」

「我们」是有点抽象的概念,什么是「我们」?其实意思就是,当我们想说服别人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是「我」,像是:我的目的、我的好处、我要的成果。这其中谈论到一个重点是要用一个「我们」的角度来想事情,将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让你想说服的人感受到你是真正关心并在意他的。

自然而然地对对方好奇

在聊天的时候,去思考如何做一个真心的互动,减少社交性闲聊。可以设法去问对方心里在思考的事情,也可以用自己当作引子,像是:「我下班后喜欢去喝杯,你呢?你下班后喜欢做什么?」用自己作为起头,延伸去了解对方的想法,产生一来一往的的对谈。

多聆听,少评断

先预设对方比我们更聪明、更专业,如果他不接受我们的提议,会是我们没表达清楚嘛?或是他有什么顾虑需要解决?若对他的说法有不了解的地方,必须承认并理清。以及给对方足够的时间表达看法与意见。对方告诉我们的资讯越多,就更自然的可以顺着对方的意见去铺陈,甚至可以用对方讲过的话转化成可以拿来说服对方的言语。

合作

合作跟说服有什么相关呢?找到可以彼此合作的方式,我们会自然地将合作对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因为我们认为可以合作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跟自己是相似的。

这里又再次提到富兰克林的故事,富兰克林向一位时常批评自己的人借了一本书,对方也借了他那本书,这个举动让对方觉得是种善意的连接,后来那个人反而改变了对富兰克林的观感,甚至变成了好朋友,其实这就是一个「合作」的故事。

合作不是在说服别人赞同自己的立场,而是促使别人「自己说服自己」。在营销方面,让消费者参与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方式,例如:群众募资、集气、投票等等。如何在消费者之间产生合作的氛围,也是个值得思考的点。

找出共同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想说服的人身上找到相似处,能让彼此的关系亲近许多。

要如何找出共通点呢?有个我觉得还不错的练习方法:在脑海中想一个与自已相识很久,但与自己很不一样的人,强迫自己找出与对方的共通点,假如习惯了这件事之后,久而久之,遇到不同的人,都能观察出自己与对方的共通点。

原则4:深度

磨练技能

这是很有趣的一点,作者想表示的是,你拥有什么技能不重要,但要在某些领域上让别人觉得你是「专家」。因为当你在一个领域里面非常专精时,不管是玩社团还是兴趣,都能让对方感受出你对这件事的的严谨、认真、投入的态度,这种精益求精的特质,会增加你的说服力。

美国调查了关于「你最信任的人」一份名单,有一个人在这个名单名列前茅,他是汤姆汉克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实际认识汤姆汉克斯,他为何受到这么多人信任呢?因为他在演艺生涯的表现非常专业,甚至拿了许多奖项,他在这个领域的专业受到人们到肯定,进而让人觉得他是值得信赖的人。

鼓舞的心

其实这一点我认为跟保持正面有点类似,意思就是用更积极正面的方式渲染别人,让人觉得一件事是值得兴奋,看见激赏的价值。

运用你的力量行善

伦敦有位美发师库恩斯,他很关注自己生活周遭的环境,也一直对游民抱着很大的同情,有天他就上街询问游民有没有剪头发、整理头发的需求,帮游民整理仪容,并上传理发修容前后对比的照片到社群网络上,标记#DoSomethingForNothing(无偿付出),这样的行动鼓舞了不同领域的人开始参与关怀游民的活动,例如有兽医在街头帮助游民的猫狗施打疫苗、手术等服务。

有人问库恩斯如何办到的,他表示这件事其实不难,可以在纸上列出几项:

你喜欢也能做的事——像是理发
你所关注的议题——像是游民的处境
很自然地就会想出如何运用你的能力行善的方式。

结语:

当你要说服别人,你并不是蒙骗他去相信某件不该相信的事,或是诱使他去做不想做的事,而是让他在自由意志下做出选择,你把选择权交给对方。有效地说服源自于我们的性格中做值得称道且最正面的特质,以最正面、最具建设性,符合道德的方法去改变他人的心意。

前述的个性与特质,都不只是表面功夫,而要能成为你说服力的根源,必须深深融入你的日常生活,让你在各种情况下都更能发挥影响力。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