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完成的,工作完成了

主管最想给菜鸟的三堂课》今天的工作,昨天就该完成?为什么?

一、最理想的工作完成期是昨天

时间就是生命,鲁迅先生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对公司而言,时间就是利润。所以,对于员工而言,一定要在老板交代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情境:老板要到国外出差/当事人:部门主管刘松

老板要到国外出差,而且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我们几名部门主管忙得没日没夜的,整日里晕头转向、头昏眼花。老板出差所需的各种资料都要我们准备妥当,当然,包括演讲稿在内。

老板出国的那天早晨,各部门主管也来送机。市场部主管王能问我:「你负责的文件准备好了没有?」

我忙到凌晨才躺下,这会睁着惺松睡眼说:「凌晨四点的时候,我实在抵不住瞌睡虫的蛊惑,就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我负责的文件是用英文撰写的,老板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不可能重读一遍。等他上飞机后,我回公司把文件发给他,等他一到就能收到。」

每个人都会在心中对自己进行的事情进行筹画。这时的前提就是你只考虑了自己的主观因素,而每个人的主观因素都是不同的,这时很多计划、筹划不得不随着客观因素而改变,也就是所谓的人算不如天算,这是我在经历这事后的体会。

细节:谨记工作期限

转眼,老板抵达,第一件事就是盯着我问:「你负责准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我就按自己的想法告诉老板:「我一会儿给您发过去吧。」老板闻言,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已经计划好了,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自己的报告和资料,别白白浪费我坐飞机的时间!」

回到公司,我拼尽全力赶完那份英文档案,可我知道,无论怎么赶都不可能达到老板要求的时间期限。想起老板那张脸,我就能预料到以后我的晋升之路会走得很艰难。可是,我怎么会想到老板就那么急着要那份资料呢?

作为一名员工,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地设计工作,期望工作的完成期限会按照你的计划而延后。成功的人士都会谨记工作期限,并清晰地明白,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昨天。

菁英思维:罗马一日建成也不算快

记住,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昨天。特别是现在,当商业环境的节奏以令人目眩的速度飞快运转着。大至公司,小至员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理念。

老板是百分百的「心急」之人,为了公司的生存、发展,他们恨不能把一分钟都掰开来用,在他们看来,罗马一日建成也不算快。所以,要老板白花时间等你的工作结果,他该有多著急啊!在罗马应该于昨天建成的心理状态下,对老板交代的任何工作,都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争取在老板期望的工作时限前完成。

二、没有理所当然的事

1跟着2,305后面是306,这是常识,但是常识并不代表就是事实。有时「305」就是不挨着「306」。

情境:跟老板出差的准备/当事人:职员安辉

去年夏天,我陪同老板到杭州参加产业洽谈会。这可是一次表现自己的绝好机会,出发的前几天,我就忙着安排我们的行程。先上网预订了飞机票,接着查看了一下洽谈会附近的旅馆,预订了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旅馆。终于要出发了,老板又确定了一下:「小安,都安排好了吧?」「当然,现在网络可方便了。放心好啦!」我满怀信心地回答。

机票很顺利地送来了,我们一路无事到了杭州。因为第二天就是洽谈会了,下了飞机我们就直奔旅馆,准备好好休息,养精蓄锐,迎接明天的「战斗」。旅馆也很好找,老板直夸「你办事还真是很可靠」。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是有时候恰恰相反。这家看起来还不错的旅馆却使得老板对我的办事能力大为怀疑起来。

细节:305房间的位置

数数的时候,12后面是13,305紧接着306,这都是理所当然无需怀疑的事情。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还是必须求证一下,不然一定会招来一些麻烦。

为了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出发前,我在网上特别订了房号临近的两个房间,房号305和房号306,可是有谁会想到305竟不挨着306呢?在旅馆前台取了钥匙,我们直奔3楼。很快地就找到了306房间,可是为什么左右、对面都没有305呢?走了两圈,老板的胖脸开始冒汗了,脸色也难看起来。我有些惶恐地说:「老板,您先休息,我去找旅馆人员确认。」

叫来了服务人员,她领着我们转了个弯,又走了大约20分钟,在一扇门前停了下来,抬头,只见门上赫然标记着「305」,果然是305房间。

「305怎么离306那么远,305不是在306旁边吗?」我心里按捺不住怒火,忍不住埋怨道。 「先生,没有人说305房间一定在306房间旁边!」服务员轻扬眉梢不屑说道。

我怎么没想到?从这件事中,老板认为我办事不够细心,不够周全。

菁英思维:跳脱制式思维?

什么东西越明显、越突出、越容易搜寻、越容易想象,在你头脑中占的比例就越大。其实每个人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智,而是容易先入为主,常常被无数不完整的资讯禁锢了思维。同时人们还容易被「代表性」所迷惑,仅仅是因为某种事物更具有代表性,就误认为它们发生的机率更大一些。

所以,在实际行动中,我们一定要做更多的工作,以摆脱制式思维的陷阱。比如安辉,如果他能在入住之前先打个电话向旅馆确定一下房间房号以及房间的一些基本情况,那么事情也许就完全改变了。

制式思维的困扰每个人都会遇到,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跳出制式思维,用另一种眼光、另一种思维方式来对待问题。

三、好关系不代表好说话

「亲兄弟,明算帐」,在利益面前,有时所谓的「好关系」是不堪一击的。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必须要有法律文书的约束。

情境:商场的使用区域/当事人:经理尹波

「经理,S公司要求我们撤掉栅栏。」助理小林急匆匆地对我说。 「哦,我知道了。」我又说道,「S公司与我们集团公司的关系一向很好,这点事应该不难解决。一会儿我给对方打个电话说一下。」

「我们的货还在那边没法放呢?」小林好像不放心。 「出事我担着,你去忙吧。」我突然发现小林不太讨人喜欢。小林工作很认真而且也很负责,可我不喜欢她那种好像不相信人的眼神。

我所在公司是集团下属分公司,与S公司签订了房屋场地租赁契约。现在,我们公司的货物必须使用一块相对封闭的区域。考虑到集团公司与S公司双方的良好关系,我就没有多加考虑,自作主张动用栅栏把相应的区域围了起来,跟他们负责人说说也许就没事了。

我拨通了S公司负责人的电话:「你好,我是尹波,我们公司的货物堆放只是暂时需要用栅栏围一下,等这段时间一过,马上就可以把栅栏撤了。」「你要知道,当时我们的合约上没有这一条啊,你记得吧,也没有划定使用区域。你们这样做,我们的货物怎么放?反正,你们不把栅栏撤了,这问题就不能解决。」S公司的人口气很强硬。

怎么能这么不讲情面呢?我也忍不住有些火了。看来这事今天还解决不了。大家都在气头上怎么谈,我只能先把电话挂了:「我们约时间面谈吧!现在就先说到这里。」

明天怎么说呢?我一边思量一边把当初签的合约找了出来。不看合约我还底气十足,一看合约,我立刻傻眼了。

细节:按照合约执行

原来,我们当初与S公司签的房屋场地租赁契约,其中只有「双方共用场地」,但并没有具体划定区域。现在商场上,有利益就有交情,利益冲突了,那就是敌人啊,谁跟谁能是永远的好交情呢?不管怎么样,明知不会有什么结果也得去做。我想起了小林那不信任的眼光,看来她早就明白这事不好办了。

不用说也能想象出,在第二天与S公司负责人的谈判中,我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只能防守,反复渴望能动之以情,但在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面前,我的这套说辞显得出奇地苍白无力。 S公司根本就不愿讲交情,任我把嘴皮子磨破,事情也没有改变。最后,我们撤了栅栏,另觅场地存放那批货物。后来,这事被CEO知道了,他指着我训了两小时,因为这份合约是我签的。

菁英思维:交情要讲,帐目更要清

有句老话「亲兄弟,明算帐」,在关系切身利益的时候,凭所谓的「交情」总是很难把握分寸、很难约束人的。商场风云变幻莫测,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把事情做得圆满尤其重要。千万不要凭着一时的冲动,只记得讲交情而乱了办事的程序,忽略了细节。在商场中,交情要讲,帐目更要清。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