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职场贵人的3个方法:选活动、看气质,还有「眼神」
我们以前讨论过一个话题:职场上想要取得成绩,选择往往比努力更加重要。进入一个好的行业,跟着一个可靠的老板,未来成长路上会更加顺利。但好的机会总是有限的,为什么是你抓住机会呢?在大公司这些年,我经常事后会发现我取得的成绩,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大多数是因为贵人的相助。
领英(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的书中《The startup of you》里,他阐述了机会和人的关系:机会不是漂浮在空中的云朵,机会掌握在人手里。当你寻找机会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人。
靠眼神找贵人——主管/老板
虽然时代不断进步,但在目前职场的环境下,决定我们薪资,晋升以及积累经验的人,依然是我们的直属上司。但好的上司不容易找。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沟通的三步骤:重复主管布置的任务,提问存在歧义的问题,确认主管最终的要求。好些粉丝在评论区回覆我:我一去确认,主管就说「你哪来那么多问题,照我说的去做就好了」。
在我看来,一个贵人上司,往往具备这些特质。
你新入职场,你不会的,他愿意教你;
你遇到困难,解决不了的,他愿意帮你协调资源,或者指导你解决问题;
你能做的,他能够放手让你去做,愿意授权你;
有晋升或者更好的岗位,他愿意送你一程,而不是为了自己强留你。
工作外,如果这个贵人还愿意分享他的经验,在你遇到职业发展迷惑时,助推你走上正确的路线上,那基本上就不能指望更多了。
很多人觉得我的目标是升职加薪,主管不帮我搞定这一点,怎么能算贵人呢?但你要知道,在大公司,很多时候员工的薪资和晋升不完全掌握在直属上司手里。主管愿意在职业发展上助推你一把,已经是你运气爆棚了。
很多时候,进了公司,我们是很难再挑主管的,所以在面试前,就要尽量打听了解我们未来的主管是怎样的。如果遇上了不可靠的主管,我们往往会荒废好几年的时间。我在之前写过一篇《4种面试陷阱》,里面提到4种需要我们谨慎考虑的主管类型, 可以参考一下。
靠气质吸引贵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同事
2018年,我在考虑从顾问公司做大数据转型,一个人出发去北京的时候,有很多顾虑。当时有一个朋友给了我很大帮助。他最早是《第一财经周刊》的记者,我们因为业务认识,又都喜欢聊足球,所以熟悉了。他后来得到做大数据的机会,也犹豫了很久,我力挺他一定要去,钱再少也要去。他随后去了,做得非常成功,在业内都取得了好名声。
等到我4年后遇到同样的转型问题时,他成了我的职业规划顾问,帮我调查了一圈网络企业,搜集了无数的讯息,也推动我走出了转型的一步。后来遇到大数据寒冬,也是他帮忙介绍自媒体的机会。我们也算是相互扶持,走到了今天。
不仅如此,我在过去几家公司里都认识了关系很好的朋友,一年见不到很多面,但是有机会总会想到对方,在工作和创业上,大家都有很多相同的志向和想法。
这个案例,我在之前线下活动分享过,我曾被人问到:老师,你是让我们在公司里找朋友吗?其实并不是,刻意在公司里交朋友,往往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朋友意味着交心,但是公司是一个利益交织的场所,不是一个单纯交朋友的地方。但是,这不意味着你不可以观察,身边哪些人有着:
同样的志向;
有着同样的价值观,相互认可;
双方能在很多事情上互利互助。
我2012年离开Randstad,现在每年依然会和Randstad的老战友们定期聚餐。我也很开心,身边这些贵人愿意帮助我的同时,我也能帮到他们。这种贵人,不完全靠找,也要靠我们自己在职场上树立起来的形象,你愿意帮助人,愿意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往往就会得到更多贵人的支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靠社交与贵人相逢——同行前辈/同事
作为人资出身的人,参与同行社交,是一个必要的选项。我参加过不少人资圈的大型活动,但我并不是那种口若悬河的社交高手,所以往往会看到我缩在角落里默默喝茶歇吃。
后来我自己也做市场活动就知道了,小型活动才聊得开,大部分小型活动都有基本的破冰仪式,让大家交流起来不尴尬。而你分享的内容,大家也愿意去听,往往对于打造个人品牌也有帮助。我参加的活动,包括欧美商会的圆桌讨论,也包括线上群组讨论,也有在餐厅里一边啃披萨,一边听人分享ppt的休闲活动。透过这些活动,我认识了很多人资圈的高手,也积累了不少人脉。
不久前,我接到邀请去一个采购为主的职场人社团去做分享,但我对采购了解甚少,本来想拒绝的。负责沟通的社团负责人特别热情,特别周末邀请我去聊聊,请来好几位知名企业的资深采购专家来给我讲关于采购,尤其是间接采购的知识。
聊天中,我能清晰感受到,这几位自己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成功,却依然愿意为年轻的从业者操心——自己遇到的问题,不希望年轻人重蹈覆辙;自己收获的经验,非常愿意分享给年轻同行们,帮助他们成长。
和他们聊天的同时,我就开始想:所谓的寻找身边的贵人,可能不仅仅是寻找某一位贵人,更高效的方法可能是找到你的组织。组织里有一堆贵人在等着你,在一个合适的组织里,往往能让我们吸取到各家的经验和专长,帮助我们走好我们自己的职业路线。
现在新入职场的年轻人,往往都有很好的能力。能力强,积累出好的工作经验和经验,对于未来成长肯定是有帮助的。毕竟贵人愿意帮助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就是我们值得帮助,帮助了我们的同时,贵人也能获益。如果帮助我们,自身却无法获益,那叫慈善。没有利益的事情,贵人也是坚持不下去的。另一方面,光做好工作,肯定不够。我自己遇到过不少贵人,也帮助过不少年轻人。我希望大家能够勇敢的去寻找贵人,争取贵人的支持。
有这样一句名言:You Create your opportunity by asking for them. 创造机会的方式,就是去索取机会。与大家共勉。
作者介绍
Sean拥有10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Randstad和咨询公司Mercer。工作之余,Sean的身份还包括第一财经/南都周刊/领英专栏作家、知乎人力资源优秀回答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