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完美的企划而延期…错! 「按期交件」只是你在社会竞争的最低门槛
看着桌上的笔电,我皱着眉头抿着嘴,等着一封早就该来,但却始终没有来的信。一分又一秒过去,我实在按耐不住,于是直接站了起来,喊出:「Amanda,请到我的位置来,有事需要与你讨论。」Amanda面露不安,神情紧张的到我位置来,然后拉张椅子坐下。
我还没开口,她立刻就说:「纪香,抱歉,我知道你的企划案,已经延误两天,答应你结束的时间,我没能做到。非常抱歉。」随后,Amanda委屈在我位置旁仿佛要落泪一般,我开口问:「当初说好的时间,你已经延误了,而后又要求再两天,可是还没能做到,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Amanda工作年资三年多,在企划领域已算是做了一段时间。投入营销领域,从事营销企划的工作,是她短期在职场上最大抱负与期待。虽然没有处理过大案子,可小案子处理经验还算够,对于职场上的进退关系,已经有一定程度磨练。
过去都在10人以内的小公司工作,因此一个人肩负起大部分的工作驾轻就熟,可是对于相对较大案子,Amanda没有太多经验,但也不到不完全不熟悉,过去曾有过与其他公司协同作业,共同处理案子的经历,理解团队合作的流程与方法。
Amanda眼眶红着回我:「其实第一次要交件时,我已经完成企划案,但总觉得哪里做不好,想再做得更好,于是又争取额外两天的时间,希望可以交出更棒的企划案。但是,经过两天,越改要修的部分就越多,想着想着干脆重写。结果就是写不完,没有办法如期交件。」我听了她的说法之后,请她把第一份企划案先提供过来,我看了看企划案后跟她说:「第一份看来都有针对客户需求做到对应的内容,该写的都有写到,唯独就是细节少了一点,这不到重新修改的程度吧?」Amanda回:「我想要做出更棒,更令客户看到喜欢、惊艳的企划案!」
我手托着下巴,看着Amanda说:「有这心思固然很好,但是客户给予的时间有限。当初,我会愿意再多给你两天,本来是看到你在会议上简报整个架构、内容、重点都有带到,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完整性,只需要再小修改,并且落实到企划案之中,即可顺利交差。但看起来好像不是这回事?」Amanda拿出第二份企划案给我看,试图解释为何她认为需要额外两天再做。我看了看她写的企划案,充满着疑惑问:「你几乎完全推翻了原本的想法,甚至把客户需求做了一些更动,这么做反而会增加我们与客户沟通的困难,你想这么做的理由是?」
Amanda说:「我希望要做得更好,能获得客户认同,并且令客户赞赏我们的表现。」
听了她的想法后,我回 Amanda:「有这心思很好,可是截止日期已经到了,你现在不仅推翻第一份企划,而重新制作的第二份看来也只完成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似乎得再需要一些时间,这点你怎么看?或是你是客户的话,你会怎么想?你至今依然觉得客户看到第二份全新的企划案,会给予你正面鼓励与支持吗?」
Amanda 还是带有委屈的回我:「我觉得不会,因为感觉缺少太多的东西,还有很多事情我尚未想通,如果依照这情况下去,可能第二份企划案会难产…」听完她的解释,我摸着头,搓了搓眉心,再看着她已经红了的眼哭。我问她:「你知道工作上,最基本也最低的要求底线是什么吗?」她摇摇头示意不懂。
「依照双方协商好的时间与工作内容范围,按期交件。」我有些严厉的对她说。 「我们都可以在职场中,全力去追求尽善尽美的表现,不管是为了获得谁的认同,这些都是我们的自由。但面向客户,客户有时间的压力、执行的压力、处理风险的压力,这些压力,随着我们服务客户的时间延宕越多,公司声誉、评价也会跟着下降。更严格来说,大部分客户不能够接受时间延误,因为这一延误,代表着他与合作的厂商没有默契,彼此可能在处理事情上都不专业,进而影响客户未来在自己公司里的表现。而这些问题,可能全都是因为你想要好的表现,连带影响别人无法正常表现。」我还是以严厉的口吻,期望Amanda能够听懂箇中道理。
身为专案进度的管理者,以及部门主管,我跟Amanda说明给予这两天的空间,其背后我要去协调的事情有多少。我说:「首先,设计部门就得先修正原有的工作排程,因为你的企划案可能会影响他们设计出来的制作物,因此,设计部门转由先制作其他客户的东西,然后等待你的企划案完成。然后,技术部门因设计师交件无法如原先预估时程,也跟着转向做了别的案子。
再来,客户部门,得跟客户解释为何会需要多一些时间,并且在内部开了一场又一场会,确认最后能够底定完成的时间,这过程中,每个部门的主管,全部得为此挪出时间,在每天安排满档的工作中,全部作出迫不得已的调整。这些,全都是钱,全都是由公司付出的隐形成本。 」Amanda听了后,终于意会到问题所在。
我告诉Amanda:「你有绝对权力能够把想要做好的事情,做到最好,前提是你具备相对能力与经验,而且可以把时间掌控好,并且说到做到。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信任关系,来自于你带给同事的安全感、认同感,这些全都靠你平常在工作中的累积而来。可是,所有你曾在职场上做过的每一件好事,均有可能一夕之间瓦解。只要稍微不慎,你从同事手上获得信任的这个筹码,随着你的表现不佳,或是造成团队的困扰,即会开始减损信任的价值。」Amanda 低头不语,好似犯了错的小孩。
我跟她分享:「我们都想在职场的舞台上,尽情展现出最佳的那一面给别人看,但是职场上,免不得的还是看团队合作,团体默契,一个人成不了大事,只有一群人才能闯出大名堂。」
「我过去是个专业至上、能力至上、野心至上的人。只要我觉得自己能做得到,各种工作一有机会就揽下来,独来独往,个人主义至上的心态,迫使我想要每一份工作,每个项目都要表现出最好的那一面,进而为自己获得最多的掌声,成为企业里的英雄,老板心中的MVP。」我跟Amanda提起过往,Amanda好奇说:「可是你现在的工作方式,完全看不出来。你放权给我们去做,平常不做太多管理,很多事情也都让我们去尝试、去试做,反而你都默默的在后面支持着我们,不大会在别人面前表现。会有如此改变是因为?」我回她:「因为,当我表现出不在乎团队的时候,团队也会背离我而去,直到有一天发现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我无法处理掉所有的事情,只得一个人默默的承担。」
「后来我才发现,要成大事,要先能跟团队共事。没有任何一份工作,不需要去考虑团队的观感、作法、心态与能力。尤其,当我们要处理越大的案子,团队成员所有工作与时间配置,成了一门谁都不得轻易忽略的重要窍门。因为,大家平常已经忙到翻天覆地,许多日程、时间的规划,早在先前都一块又一块切分好,只有把时间跟人力分配到位,事情才会开始有所进展。」我再次跟Amanda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Amanda却问我:「因为时间的关系,导致我们交出来的成果普普通通,这不会影响客户对我们的观感吗?」我回她:「当然会,所以大家事前准备功课不能少,还有很多事情不会在开启执行的当天才知道,许多执行时要注意的品质与技巧,早在专案开始之前,就得先备妥甚至早有准备才可。」
「我们不是拿客户的案子来测试自己的底线,更不是拿客户的成果来荣耀自己,而是为每一个付钱的客户,让他能因此赚到更多的钱,获得更多的效益。我们表现好是应该的,表现不好绝对不该存在。因此,本当就该拿出专业展现出最佳的那一面,这包含在时间内做出符合客户期待,还有能润滑加速团队执行专案的各种可能。我们与客户是共生体,即使我们不在同一家公司,但接了客户的案子之后,就有责任表现出最佳的状态,其中包含了在时间内做到符合客户期望的结果。」我还是再接着说:「客户的案子不是我们拿来练兵,训练自己成长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很像是会如此,但每个客户将重要的案子交到对方手上,其目的都是希望可以付出的金钱跟获得成果成正相关。」
「千万不要将你的努力用在客户的平日上,所有你该表现好的那些不过都是刚好。」最后,再对Amanda提醒。 Amanda理解我想表达的,她最后说:「这意味着先求有,再求好吗?」我苦笑回她:「不,当我们接下案子时,不管现况是什么,所有接着发生的每件事情都即将存在、发生。真正应当关注的是拿出自己该有的正常表现,在本来就该做好的事情上,在大家都可以接受时间范围里,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好,那才是该有的态度。先求有再求好,这是一个先给自己说对不起的理由,也好像是给客户一个想要回嘴的方式,但我们不是这么做事。从案子接下来的那一天,不论有没有,事情均已备妥即将有,等在后面的只是怎么在不同分工的状态下,各自去追求最大化的好。」
「你只有在时限内做好,那不过才是你在这社会上竞争的最低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