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补习班开课,还得先有万名粉丝追踪!不只网红,哪些上班族更需要经营自媒体?
今年起,除了作家之外,我跨度到另一个全新领域,做起教练,教上班族当斜杠,帮助他们赚取更多收入。因为招生情况热烈、班班爆满,不时有管理顾问公司来探询我的意愿,有没有可能「转台」,上星期又来一家。由于我对这个行业相当陌生,通常我也会顺便了解这家公司的近况,没想到就问来了一个坏消息。
「最近我们公司正在裁员…」
什么意思?不是扩编,而是缩编,那还来找我干嘛?我以为听错了,但是马上就确定没听错,只见这位总经理眼眶红了,语带哽塞地强调,自己也很不愿意,因为这些被砍掉的员工都是跟了他好多年,立下汗马功劳,感情有如一家人,非常不舍!而且他们都已经中年,结婚生子,家计沉重,离职之后,要面对的是求职不易与经济断炊,做这个决定让他失眠足足1年余。
裁掉的是哪一种业务员?
「没有其他办法吗?」
「所以,我来找你!」
我主要针对上班族做职涯咨询顾问,还不到帮企业做诊断与辅导的管理顾问,心想是不是找错人了。很快的,我弄明白了,原来他想要转型,在目前既有的课程路线之外,再做与求职、职场相关的主题,多角化经营,广辟财源。听到这里,我不免好奇地问,既有的课程路线出了什么问题。
「招生困难。」
「原因出在哪里?」
他的公司主要是帮助大家顺利考上某个工作(请多多包涵,我不能写得太清楚是哪一种工作),有2个主要原因,其一是网络化之后,很多知识与技巧都可以在网络上免费搜寻得到,就不必花钱来上课;其二是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向往这个工作,因为薪水变低,工作变辛苦。这是难免的,但是奇怪的在后面!
「我裁的是业务部/电话营销人员。」
招生困难,还裁掉电话营销人员,是脑子有洞吗?他解释,业务部分成2种人,第一种人是先遣部队的开发人员,拿著名单猛打,被挂了再打,一天打上百通电话,从沙堆筛出钻石,遇到有意愿再进一步了解的客人,马上往后丢给第二种人去成交。他裁的是第一种人,因为这部分的功能被机器人取代了!公司这套系统是跟大陆买的,他说,在大陆,电话开发早已经AI化。
哪一种讲师会没饭吃?
想想也是!电话开发人员主要是过滤名单,说话内容千篇一律,用AI就可以拟真。成交就复杂多了,难度也高,AI不易取代。可是没想到的是,这家公司除了裁员之外,同时也在找人,找的是成交人员!因为用AI做电话开发,量变大了,后端成交人员也要跟着增加。
除了引进AI外,公司也在讲师的类型做了调整,现在他们邀请的是必须在网络上有几万名粉丝的「类网红」来开课,为什么?
「因为,自带学生!」
这个做法,更加速电话开发人员被失业的可能性!以管窥天,可以想见这个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沉默的革命,人与事都在剧烈变迁中。 7月4日新闻报导,曾经是文化大学的「金鸡母」:推广部,108学年赤字掼破5亿元,预计资遣员工49人。我在一个人资群组,看到一家大企业的培训经理说,一点都不意外!因为——
「训练机构对外的招生能力,近年受到众多因素的冲击,早已弱化或丧失。」
当补习班招生的力道不再,过去只能靠着补习班招生的传统讲师,越来越难以立足,求不到一堂课来教;而另外一批拥有众多粉丝的作家或网红,将趁势崛起。同样是教课,行情一涨一跌,是这位总经理找上我的原因。
不论是做招生或讲师,都必须具备自带学生的能力,才能存活下来。不独有偶,保险业也是。有一次我去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演讲,听众有2种人,一种是资深业务员,另一种是大学生或刚毕业的社会新人,是资深业务员增员的对象,带他们来听讲的。
大学生更会做保险?
那一场演讲,气氛热烈极了!讲完之后,一堆大学生拉着我拍照,好像我是巨星,而且马上上传分享,整场像一锅沸腾的水,直冒着热呼呼的气。当下我没有被热情冲昏头,仍然好奇地问这家公司的处长,大学生或新人都没有人脉,怎么会找他们来做保险?他的答案,当下对我是一个十足的大冲击!
「年轻人都很会玩fb,做保险不是单点击破,而是病毐式营销,大搞揪团!」
换句话说,连做保险都是一样,不懂得经营fb,不仅业绩拉不起来,也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噩运。
好,我的重点来了!你每天滑手机,不论是fb、某社交或IG…还在看别人的文章、按别人赞、分享别人的内容吗?或是你发的图文,都是去哪里吃喝玩乐,写上一行短文就没了,那么你要小心!即使你是做业务或研发,过去高枕无忧,资遣的大刀不会砍向你,现在你有可能逐渐失去优势而不自觉!
因为你可能不知道,现在的人资部门最热切学习一项新技能,就是「大数据招募」。他们已经逐渐减少在人力银行搜寻履历,而是转往fb、某社交、IG或是LinkedIn向你招手,问题来了!你要去想的是——
你让企业看见你了吗?
企业看见你的是什么?
是自媒体,不是社交平台
过去,你把fb、某社交、IG或是LinkedIn当作「社交平台」;现在,我建议你把它们看作「自媒体」,多多写作,发表在专业领域上,个人的独到见解,以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能见度,拉抬江湖地位,让别人看见你的独一无二的价值!不论想要让薪水翻倍,或是想要下班后做斜杠,都必须改变对这些平台的态度,正视它们形塑你这个人的影响力。
在网络时代,大家每天花最多时间在这些社群平台上,结果会像摩西劈开红海一样,把使用者分成2种人,第一种是纯粹的消费者,不致力经营自媒体,这些人正在越来越失去竞争力;相对的,第二种人每天花点时间经营自媒体,正在日积月累把自己这一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你想当哪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