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常见疑问:这年头还可能白手起家吗?

前两周写过一篇关于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文章(困境的起点: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找到自己方向的五个步骤),还满多人在下面回响的。甚至有一个正在当国防役的年轻男生来问我问题,谈的也是不知道该如何找到自己方向的疑问。

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其实是进入已开发国家的常见问题。

以我们父母那一代人为例,当时整体社会在建设的初期,加上高阶人力不足,所以他们最普遍的路,就是他们常教我们的:「好好读书进个大企业」。因高阶人力真的匮乏,进大公司后只要你不犯错、好好做,最后总能有不错的回报。 20岁的年轻菜鸟做到60岁的高阶主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可惜,当经济发展走到高峰期后,要想进入大公司慢慢熬到退休并爬上高位,反而变得非常困难。这条原本的高速公路,已经变成一个塞满汽车却又面临地层下陷的巨大停车场。除非你已经接近闸道了,不然就得有更高超的能力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到最后。

这也是为何年轻人普遍惶恐不安的缘故—既有的道路看起来已经没有未来。

那么、既然既有的路都走不通了,那就自己开路前进吧!

可是很多人又会酸酸地说:「这时代怎么可能还有人白手起家?我们又没钱,国家也不补助,机会早被那些大公司垄断了,我们怎么可能跟他们竞争?」

当然,如果心里想的是要建立另一个台积电或是鸿海,这点我得承认我们这代人是不太容易再白手创造一个新的制造业帝国。可是毫无出路?这我觉得又悲观了。会觉得未来没机会的,只是因为你一心想走在「健康步道」上。健康步道每天人来人往,当然不会有黄金可捡。可是如果愿意稍微偏离一下「正道」,走上罕无人至的小径,其实机会绝对是有的。

像我最近买了一本<大人的科学>迷你电子积木的中文版。杂志中有一个篇幅在讲电子积木的演进史。根据杂志的内容来看,这东西最早的原型是在1964年由一个发明家叫做野尻孝所发明的。

到底有没有白手起家,白手起家是不可能的插图
(上图,电子积木的外观)

1964年离至今快50年前了,所以未必人人对那时代都有概念。当时是东京第一次承办奥运的时期。因为这场盛事,电视机逐渐在某国普及。电冰箱、洗衣机这类现在称为白色家电的商品,也才开始登入一般人的家庭。若对年轻朋友来说很难想象的话,可以看看这数据:

SONY的第一台电晶体收音机也只是1955年才开始面世(比电子积木早九年),在此之前SONY这间公司根本还无人知晓。换言之,1964年可说是一个电晶体带来电子革命的全盛时代。野尻孝某一天就在想,如果我能弄一个商品,让电晶体组成电路回圈的实验能很简单的像拼积木一样达成,那一来可以方便小朋友学习电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或许这可以变成一个新的事业!所以他经历了几次尝试后发明了这玩意,并在1965年申请了专利,然后成立了一间名为【电子积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来做商业推广。

到底有没有白手起家,白手起家是不可能的插图1
(上图,每个积木中其实焊接了一个电晶体。 所以可以靠组合积木来连接电路)(照片来自于网络)

照杂志来看,野尻孝的公司也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经过很多挣扎。但最少从1965到1980年间,他出了很多不同的版本,贵的一套要卖到将近一万日圆,也成为那年代小孩子的高档玩具。这风潮一直维持到1980年代中期,等电视游乐器产生,才慢慢淡出市场。

这其实就是一个走入没有前人涉足小径的好案例。

任何时代,都有在成熟领域成为霸主的大公司。比方说在电子积木的那个年代。某国的大企业最上得了台面的或许是三菱集团。三菱集团最早是由岩崎弥太郎在1873年(明治6年)成立的。 1873年是某国明治维新的前后,弥太郎因为在维新政府之间的人脉很好,所以三菱得到非常多的资源。而后又因为政商关系良好,所以越来越茁壮。进入20世纪后,可说是重工业的霸主。除了有重工、有海运、有炭业、有银行、有造船、有化学、甚至二次大战某国知名的零式战斗机也出自于他们。

等1960年间时,当时的年轻人可能也在想「除非再来一次明治维新,不然谁还打得过三菱?没有政商关系,我们年轻人应该永远也别想在某国经营企业」。对,三菱的地位或许已经无法撼动,也确实不可能有年轻人靠自己再建立一个「重工」帝国。可是创业并不是在学校考试,并不是你打垮对手才能存活。只要别人没做过的东西你愿意去做,都有可能在创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当然有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野尻孝在电晶体时代做了创新的生意。事实上,今日的家电霸主SONY,也是1955年靠着电晶体收音机而逐步成就了今天的霸业。

这类的例子其实还很多。 1990年前后,当家电霸主开始林立并不可动摇时,又有小伙子从车库中开发出如Mac以及Windows之类的产品。十数年后,他们也又成为新领域的霸主。等到Windows成为一方霸主,一般人很难撼动PC上OS市场时,又有马克祖柏格、赖利佩吉这类人靠着网络与社群建立新的产业以及新的影响力。换言之,每个时代总有前一个时代的霸主。

你要在成熟的环境中挑战他们,确实有难度。可是不表示别的地方就再也没机会了。

事实上,每个时代的成功族群,总是那些想办法找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过往成功的道路,也常会随着时间演进而越来越崎岖难行(铁路汽车兴起后谁还骑马)。 Bryan在骑虎难下的六七年级(一):谈困境背后的原因这篇文章,写过加州淘金热的故事。成功靠挖金致富的,都是最早在一片荒芜时只身前往的冒险者。等到一堆人从金矿致富,铁路与市集已经成形时,后来者已经难以找到真正的黄金。

淘金者挤满了小镇,人生就完蛋了吗?那倒也未必。想挖石油却失败的希尔顿就是好例子。他想到德州挖石油,结果到了当地发现石油开采没这么简单,加上晚来者已难有发展。可是当时想探油者还是如过江之鲫,探油小镇的旅馆供不应求。所以他转而买下了旅馆,好生经营并在服务上下手,结果因此产生另一个新事业。 (Bryan在这篇文章希尔顿的不明欲望对这故事有更完整的描述)

所以,其实我们不需要有生不逢时的抱怨。因为每个世代,其实都有那个世代的包袱、也必然有那个时代独有的机会。过往成功的路,只是因为别人披荆斩棘走了出来;我们如果有心,必然也有别的机会能让我们脱颖而出。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得有这样的认知、且在心态上保持正面并怀有野心;而非只是自怨自哀,或是怨天尤人。

如果想在社会上成功,我们得不断想办法找出过往没人走过的路。我们必须绞尽脑汁找出新的需求、新的社会欲望,然后靠我们的力量去满足。这方向虽然艰困、虽然没有前例可以模仿、虽然可能让你每天睡不着觉,但总是有所机会的。

最怕的,是你不尝试走新的路。反而是一面抱怨世界、一面眼红于别人已经走出的路,继续跟随其后,但却没注意到那条路随着时代变革,路面已经腐朽下沉。在后面默默地排队,最后很可能像加州淘金热发展到极致才去的那票人一样。真能挖的金矿早已没有,而可能每天从早忙到晚在河中淘洗了半天,但除了砂砾以外,河中什么也没剩下了。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