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在讨厌的工作上苦撑多久?离职前先想清楚这2个问题
偶尔会碰到一些朋友踩到陷阱公司或职缺,每天都过得很苦闷,却因为害怕太短的资历写上履历不好看,而不敢果断离职的情境,特此想来说说我的看法。
先讲前提,我很清楚知道某地仍然有大把大把的公司,是用「年资」在审核履历,虽然我自己觉得年资只能代表一个人才的部分面向,不过确实也无法排除有许多公司把这个做为第一审查标准,因此假若你所在的产业有很明显的「年资」信仰,那下面我要聊的观点,也许不适用于你的情境。
就像我头3份工作分别是:0.5年、1.5年、1.5年,当时就有传产大企业的资深人资跟我说,没有单一工作3年资历的履历,第一关就过不了,不过仔细想想,这就像谈感情吧,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类型,也不能说是错的。
但是,「有部分企业对年资要求严格」跟「你在一个讨厌的工作上为年资苦撑」这两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
首先,每家企业要的人才看似不同,但核心目的都是希望你能产生「他们认定」的「价值」。
这里有两个关键字,「他们认定」跟「价值」,价值比较好理解,就是企业付你薪水,自然期望你可以用「某种形式」为公司带来获利,而什么「形式」就是由企业各自认定的,每一家企业因为产业、业务属性不同,会发展出各种不同的人才需求。
例如一家银行,会需要极有细心、耐心的财务人才,也会需要有冲劲的业务人才,还有有胆识的投资人才等等。除此之外,因为企业制度不同,还会衍伸出各自的用人文化,对好人才的定义与需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公司喜欢「稳定性」高的人,有的公司喜欢「敢于挑战常规」的人。
抓出了这个企业用人的本质,就意味着,要想获得你心中目标企业的青睐,你就必须想办法在履历中,展现出你拥有「他们认定的价值」,也就是说,假如你想要去的公司真的很在意「稳定性」,那你的履历上有长年资的工作自然是加分。可是反过来说,假如你想去的公司一点都不在乎你一份工作做多久,那么年资就不该是你在履历上要强调的重点了。
因此,在你担心「年资」够不够之前,更应该做的反而是花时间研究一下,你的目标企业「认定」何种形式的价值。
再来,「年资」只是推论人才是否有「才能」的依据之一,也就是说,你身为一个专业人才,不该「只有年资」这个依据。
在人才发展领域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你是有10年工作经验,还是一年经验用10年?」,也就是说,企业真正在乎的是你的「经验」而不是你的「年资」,只不过在征选人才时,履历这个载体能呈现的资讯很少,为了快速筛选,有的企业不得不用年资,来推论一个人的经验是否充足。
我不敢妄下断定说这个推论是否科学,或是有没有效果,不过如果说市场上真的有许多「一年经验用10年」的人的话,那么应该有许多企业也早就踩过这个陷阱,聪明一点企业多半也会从中记取教训,知道看履历的时候,「年资」当参考就好,这个人才是否在履历中彻底展现自己的「经验」才是关键。所以,想办法在履历中呈现出你很有「经验」,才是身为专业人才的你,该要做的事。
那要怎么样才能在履历中呈现出你很有经验?请你做两件事:第一,真的在工作中做「有价值」的事,以及把你的经验「包装」得有价值。
先讲「包装」,这个是比较多朋友会碰到的问题,就是在履历上写不出特点来,明明经验丰富,履历上却一点都看不出来,这就会导致履历在人资的眼里毫无价值,很容易就被忽略。
要解决这个问题,推荐你A103履历优化与个人品牌重塑,不是我要老王卖瓜,自己推自家课,而是因为我所知的一切都是在这里学的,与其问我怎么做,不如跟真正的高手学技能的核心,就像学武功哪有不跟师父学而是跟弟子学的道理?
但是「包装」是有极限的,它毕竟只是一个外皮,有点像是商品的广告,今天一个广告再厉害,商品很烂也迟早会被发现。所以不管你在哪一份工作上,你应该要在到职的第一天开始,就时刻思考,「我要怎么在这里累积有价值的经验」以及「我要怎么从正在做的事情中挖掘价值」,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好产品。
基于上述的逻辑,你就得要经常关注公司内目前有什么有挑战性的工作,或是你能发挥所长的专案,任何一个机会你都应该争取看看,因为不管这个机会最后你做得如何,一定都可以累积到经验,在履历上多写一笔,反之,假如你所在的团队因为某些因素,经常延宕产出,或是久久没有什么进度推进,只是在原地打转,那你就更要警觉,因为这等于是你的时间正在空转,没有累积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再来就是思考「要怎么从正在做的事情中挖掘价值」,我们出来工作,本来就不可能什么都事事如意,总是会遇到一些上级交派的工作,是跟自己想象中的目标好像有点距离的,这时作为受雇阶级的你,不一定能果断拒绝或推诿,毕竟这可能影响你在主管眼中的形象。
所以你就得试着找一找,你能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什么?用什么方法完成工作对累积经验有帮助?这次的事件你可以用哪个角度来看,增加事件的价值? …等等,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需要花很多时间练习就是了。
最后,假如你在公司真的找不到有价值的事情做,没有任何可以发挥的空间,目前手上的事情也没办法挖出什么对未来有用的价值,当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你最好就开始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必要继续「撑」下去?我是觉得,要在一份工作忍得很辛苦,却又没什么成长,真的太煎熬了。
不过我也不是说当这个迹象出现马上就要离职啦,毕竟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立刻离职找工作,考验的是你能不能在没有收入又持续支出的情况下,稳住焦躁的内心,老实说,除非你家财万贯、富得流油,找工作这段期间烧的钱只是你存款的零头,不然恐慌还是会迫使你做出不好的选择。
我还是建议当职涯出现连续一段时间,都没有「有价经验累积」时,你就要开始利用下班时间赶快充实新的能力,或累积有价经验,我虽然不敢保证,你只要这么做,职涯发展就一定会步步高升,可是如果不这么做,就能够清楚预见,当你某一天终于「撑够」年资,忍无可忍想要离职时,你的求职选项会少了很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