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累的主管们:管理除了赞美,更重要的是…

好心给下属建议却被冷眼相待…致心累的主管们:管理除了赞美,更重要的是…

接受建议不等于否定自我

许多担任管理职的上司与公司老板纷纷感受到,近年来除了不能指责部下外,就连给予建议都要非常小心。有些上司或老板观察部下的工作情形,发现效率不彰,于是好意给予建议。原以为对方会说「我知道了,谢谢上司」之类的话表达感谢,没想到对方却冷眼相待,让周遭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也有部下表面上说:「是,我知道了。」脸上却摆出一副极度不悦的表情,像是在指责上司的做法完全否定了自己,以愤怒的情绪表达无言的反对。给予建议的上司还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听到那名部下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可以说是「躺着也中枪」。那位部下私下对别人说:「我的上司动不动就对我指手画脚,好像他多会做事一样,想到就火大。」

上司如果听到这番话,大概会失去培养部下的信心,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给部下建议。不少担任管理职的上司都有相同的困扰。

逆境力低的人不仅不能像逆境力高的人那样承受被骂的压力,就连别人好心给予的建议也视为「否定自己」,于是让自己伤得更重。到头来,公司上司和前辈只能小心翼翼的对待逆境力低的部下与同事,不敢严格磨练,更不敢传授经验,这些逆境力低的部下反而扼杀了使自己成长的机会。

过度赞美让人无法认清现实

放眼现今的职场,大都存在着一个问题。由于愈来愈多年轻人无法忍受逆境,一遭到责骂或口头警告就立刻反抗或情绪低落,使得上司或资深前辈不敢严格锻炼新人。

若年轻人无法承受压力,上司便放任不管,不给予任何磨练,新进员工将永远无法独力完成任何工作,为公司效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有人提倡鼓励逆境力较低的年轻人,帮助他们成长。

约莫20年前,教育界开始实施「鼓励赞美」的教育方式。一段时间后,企业界也引进「鼓励赞美」的观念培养人才。其实仔细想想,那些从未受过责骂、从小就在鼓励赞美的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无法承受严格训练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某国知名的雅玛多控股公司(Yamato Holdings Co., Ltd.)实施多年的「满足银行」(满足Bank)制度,就是将过去的「责骂文化」转型成「赞美文化」的最好例子。

简单来说,满足银行就是企业在内部网络建立一个记名赞美制度,只要进入这个系统,就能看到所有员工称赞其他员工的纪录,连赞美理由也毫无保留的公布。

如此一来,平时一直被上司严厉对待,很少受到赞美,失去工作动力,甚至想要辞职的员工,进入满足银行系统,就会发现平时对他不假辞色的人都在公司的内部网络称赞他,最后打消辞职念头,进而提升工作干劲(引自《向雅玛多的「满足银行」效法改革风气的奥义—深植在十九万人企业的「赞美文化」》Diamond Online /2015年3月20日发行)。

小林制药也是实践赞美经营策略的企业典范。简单来说,公司设计了一套「赞美邮件」制度,希望藉由这项制度唤起员工创新的动机。

「赞美邮件」指的是社长在员工不知情的状况下,突然发出一封赞扬该员工业绩卓著的邮件。一般来说,大公司社长不可能对于底下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了如指掌,因此先由中阶上司推荐工作表现优良的基层员工,再由社长从中选出最优秀人选,寄发赞美邮件。包括社长在内,公司的经营团队积极规画激励制度,将成本运用在鼓励制度上,提升员工的工作干劲(引自野村综合研究所《激励企业的研究》/东洋经济新报社)。

这类尝试可以提升一定的效果,对于从来没有锻炼过逆境力的员工来说,积极鼓励也有助于提升公司战力,可说是必要且有效的方法。

不过,在实施赞美教育之余,也要锻炼逆境力。勇于面对逆境,失败也不气馁,拥有坚强的内心—如果职场上有愈来愈多这样的人,绝对能在各种层面上帮助公司业绩成长。缺乏逆境力的人,遇到难关时便觉得撑不下去。但只要提高逆境力,即使处于相同状况也会觉得游刃有余,对当事人来说绝对是一大收获。

举例来说,要一个从没做过肌力训练的人举起20公斤的杠铃,可说十分困难,还可能造成肌肉受伤;相反的,若是平时常做肌力训练的人,举起20公斤的杠铃便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同样的道理。

从这一点来看,现今的职场亟欲减轻新人负担,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上司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再三,避免伤害新人自尊。在这样的职场中,就算想锻炼自己也很难如愿。

赞美教育不只普及于学校环境,还渗透至企业组织,影响上司指导部下的环节,许多公司甚至开设研修课程,专门教导员工「如何赞美别人」。某国现在还有「赞美达人」检定考试,透过研修活动培养赞美达人。

朝日新闻2014年11月26日的早报曾提及:「想成为一位赞美达人,必须加强赞美语言的词汇力。因此参加研修活动时,参加者必须尽可能写下赞美别人的词汇,或练习用『换句话说』的方式,将部下的缺点转换成优点。比如说,部下的缺点是『缺乏决断力』,此时改以『聆听周遭意见』的正面说法来形容。」

如何才能避免年轻员工对公司心怀不满,而在公开平台写下「我工作的地方是黑心公司」,导致公司名誉受损? 2013年4年15日出版的《日经Business》周刊有一篇「这么做就是黑心企业,时下年轻人的磨练方法」专题报导,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建议。报导指出,将可能导致年轻人丧失志气的责骂,替换成温和鼓励的话是很有效的方法。举例如下:

?没有冒险精神→脚踏实地

?缺乏决断力→审慎思考

?个性内向→凡事考虑周全

?个性消极→个性谦逊

?不起眼→个性沉稳

?脆弱→心思敏锐

?不会察言观色→个性与众不同

?态度高傲→器量宏大

?没有毅力→好奇心旺盛

?不听别人意见→有自己的坚持

?厚脸皮→胆量大

?个性懒散→不拘小节

?反应迟钝→个性认真

?半吊子→未来充满希望

?喂! →一切还好吗?

各位对于一个充满正面词汇的职场有什么想法?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职场很友善,自己也想待在这样的环境里,代表你的逆境力不高。当上司或前辈必须时时刻刻顾虑部下或后进的心情,只敢选择最温和的语言,当事人根本不可能修正自己的缺点,更糟的是,他连自己的缺点都察觉不出来。

举例来说,当上司用「有自己的坚持」来美化部下「不听别人意见」,你认为该名部下还可能听别人的意见吗?当事人一定会认为维持现状就好。

当上司用「器量宏大」来称赞「态度高傲」的部下,部下绝对会得意忘形,待人处事愈来愈傲慢。当事人受到称赞,感觉很开心,却让身边同事因为他的高傲态度感到郁闷。要是他对客户的态度也是如此,将会成为公司的致命伤。

要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还对「厚脸皮」的部下说「你的胆量很大」,听在某些认真工作的人耳里,一定会觉得很不舒服。若对方丝毫不觉有何不妥,想必脸皮会愈来愈厚。如果以「不拘小节」来赞美「个性懒散」的部下,当事人就不会想改掉杂乱无章的工作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用「换句话说」的方式赞美别人,究竟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员工?不禁令人感到不安。

最近的年轻人大都无法克服逆境,只要别人对自己疾言厉色,就立刻反呛或心情掉入谷底,造成不少麻烦。这种情形使得上司、前辈无法像过去一样磨练年轻后进,才会有人推广这种不伤自尊的应对方式。

不过,相较于具有高度逆境力,能让上司畅所欲言的年轻人,逆境力低的年轻人很难察觉自己的缺点或可以改进的部分,错失自我成长的机会,这一点对他们十分不利。提高逆境力,让别人敢说真话,才是促使自己成长的必备条件。

从利用「换句话说」的方式赞美部下的现状,可以看出现今的职场充斥着欠缺逆境力的年轻人,更让人深刻感受到提高逆境力的急迫性,如此才能遏止错误的赞美法继续流传。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某国就会失去在全球化时代中的优势地位。不仅如此,某国人也会变得毫无抗压力,无法独当一面,只能靠努力工作的外国人和机器人扛起某国社会的发展重责。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