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工作转行难吗,20岁还有机会转行吗

「这么老了,转行来得及吗?」一岁女儿给的体悟,让她九个月转职矽谷工程师

2018年在我女儿九个月大的时候,我辞掉了帮工程师写技术文件的工作(technical writer),在家靠网络上的教材自学写程式。经过九个月的努力,我成功转行成为矽谷的全职软体工程师。

转行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事情,而我当初在做个决定的时候,和许多人一样,很害怕放掉过去累积的年资、害怕转行不成两头空。这个风险是一个事实,是每个人必须自己承担、衡量的事情,不管谁跟你说什么「人生只有一次」、「做就对了」,这个风险都是不变的。

我想写这篇,不是要说转行很简单、谁都可以或什么的。这篇是要纪录我现在一岁的女儿、一位工读生以及特斯拉工厂的工人们在我转行之路上扮演的角色:是他们让我找到转职的勇气、教导我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中年转行这件事并且颠覆了我对「时间」的理解。

2015年萌生想当工程师的念头,但不敢有所行动

我在加州矽谷特斯拉汽车工厂担任technical writer的第一个礼拜,旁边坐了一位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女孩,她是机械工程师,小我七岁。在工作上,她负责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负责将她的解决方案纪录下来。我知道我的工作也很重要,但我总想着,我以前念的也是工程,难道我做不了她的工作吗?我难道想不出改善电动车生产线的方法嘛?

但我打消了那个念头。我心想,我在刚读完土木工程学位时没有立刻去当工程师,现在过了那么多年了——工程那么「硬」的学问我哪做得来?就算我做得来,谁要给我这种机会?

每次帮别人写工程文件时,我总想着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怎么改善;我总想跟工程师讨论他们是怎么决定各个解决方法的。有时候我幻想着再次去投土木工程师的职缺,但我还是不敢做出改变,觉得自己已经错过做改变的人生时机了。我总能用各种理由打消自己再次尝试当工程师的念头,例如:「我不行的啦!以前结构学修得那么烂。」「我还是比较适合这种能够结合我写作能力、软实力的工作吧!」「工程师要一直加班,我这个工作比较轻松。」等等…

但我还是想着,会不会有一天我还是可以回到工程师这条路?心中永远挂着一个 what if…

时间过着过着,然后我就怀孕了。

2018年工读生给我的当头棒喝

在我请产假的期间,是一位化工系的工读生替补我的工作。工读生除了帮我做我的工作以外,也帮我们组的工程师做非常多事情,做得人人满意。当我产假请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工读生在短短几个月之中从几乎什么都不会已经进化到可以独当一面,用CAD设计机械零件,联络厂商制作零件、安装到生产线上,进而改善生产流程。

那时我领悟到,如果一个工读生可以在我请产假的五个月中学会那么多事情,没有任何理由我会学不来。事实上,工读生让我领悟到了,在我犹豫不决想着「我行吗?」「可以吗?」「有希望吗?」的几年间,足够我转职四次有余了。于是我跟我的老板说,工读生学的、做的,我要依样画葫芦,全部交派给我吧!我终于鼓起勇气跟老板说,我的职涯目标,就是做工程师;我跟他说我以前就是读工程的,我相信我可以学得来的。

产假请完回去上班的那半年我过得非常充实。我每天都练习用CAD画图;每天大家经过我的办公桌前都会看一下我学得怎么样了,给我一些指点。我跟着其他机械工程师开会、想工程解决方案、设计可以改善生产线的机械零件、联络厂商订购现成机械零件、跟着技工把那些零件在机械房里照着设计图做出来。当然,我还是得完成我自身写文件的工作。

那段期间是小孩三到八个月的期间,我每天都睡不好、上班要挤奶、半夜要喂奶,但我的心灵很充实,因为我有了人生目标,而且我再也不用畏惧地想what if了;我用行动代替所有的空想。我知道即使必须从零开始重头来过,但只要我每天都在学习、在进步,那又如何?

当我敞开心表达我的学习意愿后,我跟办公室里许多人的关系拉近了。我发现有好几个人都是很晚才开始学当工程师;他们或许是年轻时太早生小孩以至于三十几岁才去读大学,或者是身体不好一直出入医院,一直没有办法好好完成学业。但他们最后都做到了他们想做的事情。我一直担心如果我尝试学习会被笑,因为万一我学不来呢?会不会被比我年轻的人看不起?但事实证明只要愿意学习,大家都会尊敬你虚心求教的精神。

我还发现了一件事,就是我很喜欢「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很喜欢逻辑推理,但我不喜欢机器、机器人。我对于零件长什么样子、功用是什么没有什么热情。那段期间我开始在线上学写程式,发现比起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我更喜欢软体工程,于是我下定决心转行软体工程师。

在婴儿身上,我学到24小时其实很久,可以进步很多

以上就是我转行的契机和原由,而带给我勇气启程这条路的人,除了工读生,就是我的女儿。在她身上,我对于「时间」有了全新的认知。

婴儿学习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他们出生时几乎什么都看不见,只能靠嗅觉找到妈妈的乳头。但是不用一年的时间,他们就学会翻身、坐、爬、站、走、跑…他们甚至可以表达他们想要什么(就算不会用讲的他们还是能用其他方式表达)、听得懂大人讲的话。我不禁想,如果人类在出生的第一年内就已经获得大部分生存技能的话,我们接下来的人生到底都在干嘛?而我停驻在踌躇不前、不敢踏出转行第一步的三年期间又在干嘛?

一方面我感到羞愧,另一方面我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原来人类学习的潜能是这么巨大的!」

我们常常觉得「时间不够」、几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什么,但对于婴儿而言,一个月30天之中,能够学习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你一定听过「七坐八爬」这个词:上个月只会坐在那里的婴儿,下个月已经可以满屋子到处爬行了。能够进步地那么快,无非是因为他们每分每秒都不断地在练习新的生存技能,丝毫没有浪费时间。

我没有看过哪一个大人的学习意愿比婴儿强的:婴儿一旦学会坐他们就迫不及待要学站;一旦会站迫不及待便想要走路。他们想要学习的意愿是谁也挡不住的,因为他们一心一意就是想要进到下一个阶段;有时候白天练习不够,婴儿半夜还会爬起来练习站、走路。一天中他们练习这些技能多少次?我亲眼看着我的孩子扶着东西站起来、跌倒、再站起来多少次?来不及数,因为她根本不在意跌倒,你还没意识到她摔下去时她早就再站起来了。婴儿是不怕跌倒的,因为她压根没想过跌倒会被笑这种事。

这就是我在婴儿身上学习到的:如果不停地重复练习、不害怕跌倒、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一年的时间可以完成非常多事情。而美妙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婴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学习潜能。

跟婴儿比起来,我们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实在太逊了。而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如一个新生儿,那如果我转行期间必须从零开始、从当实习生开始、从最底层开始,那又如何?连我不到一岁的女儿都是我的人生导师了,那如果我要向比我年轻的人学习、向实习生、大学生请教,那又算什么?从那时候开始,我知道年龄、年资这种东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我真正想要学习,我必须放掉对这些没有意义的数字的执着,虚心求教于任何比我厉害的人,而且不要畏惧从最底层开始重新往上爬。

唯有再次把自己虚心定位到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婴儿之姿态时,我才有可能真正的学习、真正的进步。

特斯拉的生产线工人教我的事:人生很不公平;时间很公平

在特斯拉工厂工作的三年中,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生型态。大部分的工人日复一日做着一模一样的工作,每天来上班锁的是同样一根螺丝、焊接车子同一个部位。有些人做到退休还是在同一个职位,因为那个循环很难打破:许多人通勤单趟就要两小时,回到家的时候已经累瘫了,什么都无法想了。只能快点睡觉因为隔天还要早起、五点到工厂打卡。但如果不住那么远的话,要怎么负担矽谷昂贵的租金、养家糊口呢?某一天我早上九点到工厂的时候,有一位工人跟我挥手说再见,因为他已经要回家了。他每天三点就上班了,那天他是特地提早下班赶去参加他儿子的幼儿园毕业典礼。

这样的情景每天围绕在我的身边。我很佩服这些人的耐力和毅力;他们认真地上班照顾一家人,就像你和我一样,我不觉得我和他们有任何差别。其实我又何尝不是每天上班做同一件重复的事情、锁同一根小螺丝、困在同一个无限循环里?

我知道唯一不同的是我比较幸运:我成长的环境让我有机会和资源读完大学,让我上班的时数短一点、让我不用每天花四小时通勤,让我可以每天在上班之余有多一点点喘息和思考的时间。也因为这样,我比他们有时间和机会去打破自己所在的无限循环里。我有时间和机会去进修、学习、增加自身价值——问题是,我有这么做嘛?我有好好地利用我每天比他们多出来的那点时间吗?

由于生产业工人是一个非常劳累的工作,大部分的工人下班很难有余裕去想人生下一步怎么走、如何改善生活品质。但我还是认识好几个工人在上班之余在职进修大学学历。在美国读大学非常不容易,因为实在太昂贵,大学文凭几乎成了有钱人的专利;有些工人是利用退伍军人的福利才能修课。

我问这些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工人他们怎么做到的?用什么时间读书?

「很累。但我就是想着我的目标。反正就是四年,撑完就对了。」

有人跟我说读完大学他要当专案管理师;有人跟我说他要当护理人员,因为加州护理人员的时薪很高。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睡眠、牺牲娱乐的时间。

我们组上的一位机械工程师,就是从最底层的工人,靠着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用四年的时间以学徒的方式先成为技工、再慢慢被升到工程师的。他没有读大学,从高中开始就是半工半读。这不是他的错;他跟我说他生长的环境恶劣到,如果你没有一个「老大」可以依靠,走在路上随时可能被抓去揍。他的父亲酗酒,因此他高中就得出去赚钱、以自修的方式补完高中文凭。但他的工作态度是最好的;他比任何人投入更多时间、更多努力,他什么都愿意做、愿意学。也因为这样,许多跟他同时期进到特斯拉的工人四年后还是做着同一个职位,他却已经变成工程师了。

四年的时间可以完成大学文凭;四年的时间一个小孩可以长到差不多什么都会了;四年也可以一事无成。无论过得很累或很轻松、无论是要为梦想赌一回或踌躇不前,每个人时间流逝的速度都是一样的。人生是不公平的,但时间是公平的。

我很感激身边不同的人教导我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时间」。常有人会问「我都这把年纪了,想去完成 XX 梦想,还来得及吗?」这真的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也没有答案。但或许你可以去思考时间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四年后,你希望你的人生是长什么样子?

有句话说:“If you always do what you’ve always done, you’ll always get what you’ve always got.” 如果你想要你的人生有所改变,那你必得做出一些什么才行。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请在本网站搜索您需要任何课程或者资源,如果没有搜索到您需要的课程请联系客服微信: shikong12367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您找到你需要的资源